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绪论 | 第13-45页 |
第一节 雷蒙·威廉斯:其人其论 | 第13-23页 |
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23-39页 |
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价值 | 第39-45页 |
第一章 小说与文化 | 第45-95页 |
第一节 文化的观念 | 第45-62页 |
一、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 | 第46-55页 |
二、作为特殊生活方式的文化 | 第55-57页 |
三、作为一种被实现的表意系统的文化 | 第57-62页 |
第二节 共同文化 | 第62-75页 |
一、威廉斯对托·斯·艾略特的批判 | 第63-68页 |
二、共同文化的理想图景 | 第68-72页 |
三、对共同文化的重新审视 | 第72-75页 |
第三节 感觉结构 | 第75-83页 |
一、感觉结构与英国19世纪工业小说 | 第77-79页 |
二、感觉结构与1840年代的英国社会 | 第79-81页 |
三、感觉结构与前新兴(pre-emergence)文化 | 第81-83页 |
第四节 关于小说的认知 | 第83-95页 |
一、把脉当代小说 | 第84-88页 |
二、威廉斯的新现实主义小说观 | 第88-95页 |
第二章 雷蒙·威廉斯论19世纪英国小说 | 第95-119页 |
第一节 雷蒙·威廉斯论查尔斯·狄更斯 | 第95-104页 |
第二节 雷蒙·威廉斯论乔治·艾略特 | 第104-111页 |
第三节 雷蒙·威廉斯论托马斯·哈代 | 第111-119页 |
第三章 雷蒙·威廉斯论20世纪英国小说 | 第119-155页 |
第一节 雷蒙·威廉斯论约瑟夫·康拉德 | 第119-123页 |
第二节 雷蒙·威廉斯论戴·赫·劳伦斯 | 第123-137页 |
一、《文化与社会》中作为社会批评家的劳伦斯 | 第124-132页 |
二、《英国小说》中作为小说家的劳伦斯 | 第132-137页 |
第三节 雷蒙·威廉斯论乔治·奥威尔 | 第137-155页 |
第四章 传承与影响 | 第155-215页 |
第一节 威廉斯的思想渊源:对利维斯的传承与反拨 | 第155-172页 |
一、对利维斯的传承 | 第156-162页 |
二、对利维斯的反拨 | 第162-172页 |
第二节 利维斯与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 | 第172-185页 |
第三节 威廉斯的思想遗泽:伊格尔顿的精神之父 | 第185-197页 |
一、从继承到批判 | 第185-194页 |
二、从批判到回归 | 第194-197页 |
第四节 伊格尔顿与《英国小说导论》 | 第197-215页 |
结论:要让希望具有可行性,不要让绝望具有说服力 | 第215-2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1-23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| 第233-234页 |
后记 | 第2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