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概念图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引言 | 第9-16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2.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2.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(四)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.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二、概念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(一)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1.教学评价的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概念图的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(二)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1.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8页 |
2.真实性评价 | 第18-19页 |
(三)教学评价的原则 | 第19-20页 |
1.客观性原则 | 第19页 |
2.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| 第19页 |
3.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| 第19页 |
4.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| 第19-20页 |
(四)概念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1.认知结构理论 | 第20页 |
2.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0-21页 |
3.层次网络模型 | 第21-22页 |
三、概念图运用于地理教学评价 | 第22-29页 |
(一)可行性研究 | 第22页 |
(二)可操作性研究 | 第22-29页 |
1.概念图的评价形式 | 第22-25页 |
2.评价方法 | 第25-29页 |
四、基于概念图的地理教学评价的实践应用 | 第29-42页 |
(一)实践目的 | 第29页 |
(二)实践对象 | 第29页 |
(三)研究实施过程 | 第29-35页 |
1.概念图培训 | 第29-31页 |
2.研究方案 | 第31-32页 |
3.实施步骤 | 第32页 |
4.评分标准 | 第32-35页 |
(四)实践结果 | 第35-42页 |
1.数据统计 | 第35-36页 |
2.成绩分析 | 第36-42页 |
五、结论、反思与展望 | 第42-48页 |
(一)结论 | 第42-45页 |
(二)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6页 |
(三)对策 | 第46-47页 |
(四)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7页 |
附录一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| 第50-55页 |
附录二 概念图参考图样 | 第55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