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一、束鹿农民画的地域特点 | 第13-16页 |
(一) 束鹿农民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二) 束鹿农民画的艺术特色 | 第14-16页 |
1、地域特点强烈 | 第14页 |
2、绘画技法独特 | 第14页 |
3、取材广泛,形象多样 | 第14-16页 |
二、束鹿农民画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意义及教学因素分析 | 第16-24页 |
(一) 束鹿农民画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1、有利于更好的发展束鹿农民画,弘扬传统文化 | 第16页 |
2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,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| 第16页 |
3、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和美术课程新资源的开发 | 第16-17页 |
(二) 束鹿农民画教学因素分析 | 第17-24页 |
1、造型因素 | 第17-20页 |
2、色彩因素 | 第20-21页 |
3、民俗文化因素 | 第21-24页 |
三、束鹿农民画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| 第24-41页 |
(一) 教材建设情况 | 第24-40页 |
1、学习领域 | 第24-25页 |
2、教材具体内容 | 第25-40页 |
(二) 教学安排 | 第40-41页 |
四、束鹿农民画校本课程的应用 | 第41-68页 |
(一) 教学设计 | 第41-45页 |
1、教学目标 | 第41-42页 |
(1) “三维”总目标 | 第41页 |
(2) “四大领域”分目标 | 第41-42页 |
2、教学原则 | 第42-43页 |
(1) 循序渐进原则 | 第42页 |
(2) 实践性原则 | 第42页 |
(3) 创新性原则 | 第42-43页 |
(4) 综合性原则 | 第43页 |
3、教学组织 | 第43页 |
(1) 参观束鹿农民画展览馆 | 第43页 |
(2) 近距离感受农村生活 | 第43页 |
(3) 邀请民间艺人讲课 | 第43页 |
(4) 教师讲述 | 第43页 |
4、教师教学要求 | 第43-44页 |
(1) 掌握丰富的教学技巧 | 第43页 |
(2) 完成教材的编著 | 第43-44页 |
(3)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| 第44页 |
5、教学评价 | 第44-45页 |
(1) 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| 第44-45页 |
(2) 教学评价内容 | 第45页 |
(二) 教学案例和反思 | 第45-68页 |
1、教学案例 | 第45-65页 |
(1) “欣赏评述”领域教学案例《走进束鹿农民画展览馆》 | 第45-50页 |
(2) “造型表现”领域教学案例《创作描绘多彩生活》 | 第50-56页 |
(3) “设计应用”领域教学案例《公益招贴设计》 | 第56-61页 |
(4) “综合探索”领域教学案例《诗配画》 | 第61-65页 |
2、实施效果及教学反思 | 第65-68页 |
结语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