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

归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前言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15-17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-25页
    2.1 归因及归因理论的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归因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归因理论的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三种经典归因认知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海德的归因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凯利的归因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归因效果理论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韦纳归因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成就动机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习得性无助理论第24-25页
第3章 学生归因倾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5-39页
    3.1 调查目的第25页
    3.2 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3.3 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关于能力的归因统计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关于努力归因的统计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关于学生个人经验的统计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关于教师行为和影响的统计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3.4 学生归因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学生自身的归因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教师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第35-39页
第4章 基于归因理论的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第39-51页
    4.1 基于归因理论的教学流程第39-41页
    4.2 基于归因理论的教学实践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备课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授课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习题讲评课第47-49页
    4.3 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新型教师的培养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需要学校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践与理论的较大差距第49-51页
第5章 结语第51-53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 5.2 研究不足第52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附录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3页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阶段学校合唱教学探究--以深圳市海旺中学为例
下一篇:基于化学文化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--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