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基于化学文化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--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中文文摘第4-9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社会现实的需求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课程标准的要求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学生发展的需要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过程与方法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研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的理由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过程与方法第12-15页
第2章 研究相关概述第15-23页
    2.1 文化概述第15页
    2.2 化学文化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2.3 化学文化相关组成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化学语言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化学美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化学史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化学思维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化学与生活第19-20页
    2.4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建构主义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STSE教育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宏观-微观-符号三重表征理论第22-23页
第3章 高中学生“化学文化”认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23-35页
    3.1 调查目的第23页
    3.2 问卷设计第23页
    3.3 调查对象第23页
    3.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3页
    3.5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3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学生对化学文化的了解程度统计结果与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学生对化学文化的反响程度统计结果与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1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与热爱程度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2 学生对化学学科美不美的看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3 学生对化学史的看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4 学生对化学语言的认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5 学生对化学思维的了解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6 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第31-32页
    3.6 高中学生“化学文化”认识现状成因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中学教学中对“化学文化”的价值不重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当前考试评价体系对“化学文化”的价值不重视第32-35页
第4章 基于化学文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探索第35-47页
    4.1 基于化学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以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目光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引导学生欣赏化学美促使学生爱上化学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利用化学前沿信息挖掘学生学习兴趣第36-37页
    4.2 渗透化学文化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准确的化学语言是学生提高化学素养的前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以简约生动的化学语言揭示化学反应本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融入化学史展示化学家精神和研究历程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尊重学生发现,以实验探究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充分运用化学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1 培养学生利用构成物质的微粒观,价态观点分析物质性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2 将化学思维融入到平时生活中第44-45页
    4.3 联系实际,体验化学应用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在实际生活中触摸化学之美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在教学中融入化学生活建议第46-47页
第5章 基于化学文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实践第47-61页
    5.1 《铝及铝合金》教学设计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教材、学生、教学要求的研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教学目标的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重点、难点的确定第49页
    5.2 《铝及铝合金》文化库的建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《铝及铝合金》的化学史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铝与酸碱反应涉及到的化学思维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铝与铝合金涉及的化学美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铝合金在生活、生成中的应用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铝合金的科学前沿第52-53页
    5.3 课前准备第53页
    5.4 教学流程第53-59页
    5.5 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访谈的目的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访谈学生的选择和访谈内容的设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访谈结果与分析第60页
    5.6 教学反思第60-61页
第6章 结语第61-63页
    6.1 研究成果总结及创新点第61页
    6.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61-63页
附录1第63-65页
附录2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归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中学生人身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