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水泥公司瑞昌厂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1.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 | 第15-17页 |
2.文献综述 | 第17-23页 |
2.1 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2 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2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2.3 小结 | 第19-20页 |
2.3 绩效考核技术 | 第20-23页 |
2.3.1 绝对评估法 | 第20-21页 |
2.3.2 相对评估法 | 第21页 |
2.3.3 行为导向评估法 | 第21-22页 |
2.3.4 特征导向评估法 | 第22页 |
2.3.5 结果导向评估法 | 第22-23页 |
3.Y水泥公司介绍 | 第23-27页 |
3.1 公司概况 | 第23页 |
3.2 组织结构 | 第23-24页 |
3.3 经营效益 | 第24-25页 |
3.4 公司发展策略 | 第25-27页 |
4.Y公司瑞昌厂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7-47页 |
4.1 绩效管理现状 | 第27-38页 |
4.1.1 绩效计划与指标体系 | 第27-34页 |
4.1.2 绩效管理过程控制 | 第34-35页 |
4.1.3 绩效考核与评价 | 第35-38页 |
4.2 绩效奖金制度 | 第38-40页 |
4.2.1 月绩效奖金 | 第38-39页 |
4.2.2 绩效年终奖金 | 第39页 |
4.2.3 绩效红利奖金 | 第39-40页 |
4.3 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| 第40-46页 |
4.3.1 绩效计划不完整 | 第40页 |
4.3.2 考核指标体系不完整 | 第40-41页 |
4.3.3 考核方法简单 | 第41-42页 |
4.3.4 绩效奖金公平性不足 | 第42-43页 |
4.3.5 薪酬结构的激励性不足 | 第43-44页 |
4.3.6 岗位结构的问题 | 第44-46页 |
4.4 绩效考核机制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Y公司瑞昌厂绩效考核机制的优化方案 | 第47-60页 |
5.1 基本思路、原则和方法 | 第47-48页 |
5.2 优化职位岗位结构 | 第48-52页 |
5.2.1 厘清部门工作流程 | 第48-49页 |
5.2.2 基准岗位工作盘点 | 第49-50页 |
5.2.3 建立岗位价值体系 | 第50-51页 |
5.2.4 优化职等框架结构 | 第51-52页 |
5.3 优化薪酬管理制度 | 第52-55页 |
5.3.1 重塑薪酬理念 | 第52-53页 |
5.3.2 优化薪酬结构 | 第53页 |
5.3.3 优化年终奖金制度 | 第53-55页 |
5.4 优化绩效管理制度 | 第55-60页 |
5.4.1 完善绩效计划 | 第55-56页 |
5.4.2 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| 第56-58页 |
5.4.3 员工考核评价发展 | 第58-60页 |
6.Y公司瑞昌厂绩效考核机制的优化实施 | 第60-68页 |
6.1 绩效考核机制构成 | 第60-61页 |
6.2 绩效考核机制实施 | 第61-66页 |
6.2.1 职位管理优化实施 | 第62-63页 |
6.2.2 薪酬管理优化实施 | 第63-64页 |
6.2.3 绩效管理优化实施 | 第64-65页 |
6.2.4 优化方案实施进度计划 | 第65-66页 |
6.3 配套体系建设 | 第66-68页 |
6.3.1 加强员工培训 | 第66-67页 |
6.3.2 信息化建设 | 第67-68页 |
7.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7.1 基本结论 | 第68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68页 |
7.3 研究不足 | 第68-69页 |
7.4 未来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