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选题缘由 | 第12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语料来源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2.2 语料来源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.2 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1.4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8-24页 |
1.4.1 助词本体研究 | 第18-22页 |
1.4.1.1 宏观方面 | 第18-20页 |
1.4.1.2 微观方面 | 第20-22页 |
1.4.2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助词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4.2.1 不限语言背景的助词研究 | 第22页 |
1.4.2.2 限定语言背景的助词研究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泰国学生汉语常见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 | 第24-55页 |
2.1 常见结构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24-32页 |
2.1.1 结构助词“的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1.2 结构助词“地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1.3 结构助词“得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1.4 常见结构助词正确使用情况小结 | 第31-32页 |
2.2 常见动态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2-39页 |
2.2.1 动态助词“着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2.2 动态助词“了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2.3 动态助词“过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6-38页 |
2.2.4 常见动态助词正确使用情况小结 | 第38-39页 |
2.3 常见比況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9-44页 |
2.3.1 比況助词“似的”的正确使用情况 | 第39-41页 |
2.3.2 比況助词“一样”的正确使用情况 | 第41-43页 |
2.3.3 常见比况助词正确使用情况小结 | 第43-44页 |
2.4 其他常见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44-53页 |
2.4.1 其他常见助词“给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44-46页 |
2.4.2 其他常见助词“连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46-48页 |
2.4.3 其他常见助词“们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48-50页 |
2.4.4 其他常见助词“所”的正确使用情况分析 | 第50-52页 |
2.4.5 其他常见助词正确使用情况小结 | 第52-53页 |
2.5 泰国学生汉语习得常见助词的正确使用情况总结 | 第53-55页 |
第三章 泰国学生汉语常见助词的偏误使用情况 | 第55-70页 |
3.1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常见助词的混用偏误 | 第56-59页 |
3.1.1 常见结构助词的混用 | 第56-57页 |
3.1.2 常见动态助词的混用 | 第57-58页 |
3.1.3 常见比况助词的混用 | 第58-59页 |
3.2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常见助词的错序偏误 | 第59-61页 |
3.2.1 常见结构助词的错序 | 第59页 |
3.2.2 常见动态助词的错序 | 第59-60页 |
3.2.3 常见比况助词的错序 | 第60-61页 |
3.2.4 常见其他助词的错序 | 第61页 |
3.3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常见助词的多余偏误 | 第61-65页 |
3.3.1 常见结构助词的多余偏误 | 第62-63页 |
3.3.2 常见动态助词的多余偏误 | 第63页 |
3.3.3 常见比况助词的多余偏误 | 第63-64页 |
3.3.4 常见其他助词的多余偏误 | 第64-65页 |
3.4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常见助词的缺失偏误 | 第65-70页 |
3.4.1 常见结构助词的缺失偏误 | 第66-67页 |
3.4.2 常见动态助词的缺失偏误 | 第67页 |
3.4.3 常见比况助词的缺失偏误 | 第67-68页 |
3.4.4 常见其他助词的缺失偏误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泰国学生汉语常见助词习得的正确、偏误原因分析 | 第70-75页 |
4.1 泰国学生汉语习得常见助词正确使用原因分析 | 第70-72页 |
4.1.1 泰语正迁移有利于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助词 | 第70-71页 |
4.1.2 助词本身的难易程度影响着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助词的先后 | 第71页 |
4.1.3 泰国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着汉语助词的习得 | 第71-72页 |
4.2 泰国学生汉语常见助词使用偏误原因分析 | 第72-75页 |
4.2.1 母语和目的语负迁移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4.2.2 教师和教材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泰国学生汉语常见助词习得个案分析(以结构助词为例) | 第75-81页 |
5.1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过程 | 第75-78页 |
5.1.1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“的”的过程 | 第75-76页 |
5.1.2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“地”的过程 | 第76-77页 |
5.1.3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“得”的过程 | 第77-78页 |
5.2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个体因素分析 | 第78-81页 |
5.2.1 性别因素 | 第78-79页 |
5.2.2 年龄因素 | 第79-81页 |
第六章 泰国学生汉语常见助词习得情况研究的建议 | 第81-86页 |
6.1 对教师的建议 | 第81-82页 |
6.2 对教学的建议 | 第82-84页 |
6.3 对教材的建议 | 第84-86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92-93页 |
附录1 | 第93-96页 |
附录2 | 第96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