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0.1 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0.1.1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0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0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0.2.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0.2.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0.2.3 汉语和英语隐喻对比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0.3 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0.3.1 理论支撑 | 第14-15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0.4 结构安排及语料来源 | 第15-17页 |
0.4.1 结构安排 | 第15页 |
0.4.2 语料来源 | 第15-17页 |
1 “里”和“in”的原型语义及其隐喻拓展的比较 | 第17-31页 |
1.1 汉语“里”和英语“in”的原型语义 | 第17-21页 |
1.1.1 “里”的原型语义 | 第19-20页 |
1.1.2 “in”的原型语义 | 第20-21页 |
1.2 汉语“里”和英语“in”的原型语义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1.3 汉语“里”和英语“in”的语义拓展域 | 第22-29页 |
1.3.1 “里”的语义拓展域 | 第22-26页 |
1.3.2 “in”的语义拓展域 | 第26-29页 |
1.4 汉语“里”和英语“in”的隐喻拓展的比较 | 第29-31页 |
2 “外”和“out”的原型语义及其隐喻拓展的比较 | 第31-43页 |
2.1 汉语“外”和英语“out”的原型语义 | 第31-35页 |
2.1.1 “外”的原型语义 | 第33-34页 |
2.1.2 “out”的原型语义 | 第34-35页 |
2.2 汉语“外”和英语“out”的原型语义的比较 | 第35-36页 |
2.3 汉语“外”和英语“out”隐喻拓展域 | 第36-41页 |
2.3.1 汉语“外”的隐喻拓展域 | 第36-38页 |
2.3.2 英语“out”的隐喻拓展域 | 第38-41页 |
2.4 汉语“外”和英语“out”的隐喻拓展义的比较 | 第41-43页 |
3 “里”、“外”和“in”、“out”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| 第43-47页 |
3.1 认知因素 | 第43-44页 |
3.2 文化因素 | 第44-45页 |
3.3 思维方式因素 | 第45-47页 |
结束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