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历史论文

德国教科书中对“二战历史”的反思--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-12年级教科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取德国黑森州的理由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德国现行教育体系与文理中学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选题理由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状况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,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12-13页
第2章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第13-20页
    2.1 二战教育指导思想的发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“二战”后的“非纳粹化”和“再教育”运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的逃避性教育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20世纪60年代后“二战”历史教育的全面改革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德国统一后“二战”历史教育的深入和扩展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教材中二战叙述形式的演变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20世纪50年代:掩盖式的叙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20世纪70年代:揭露式的叙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21世纪:反思式的叙述第19-20页
第3章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对二战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第20-35页
    3.1 黑森州文理中学的历史课程第2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黑森州文理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第2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的任务和目标第32-33页
    3.2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对二战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第33-35页
第4章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二战历史的描述视角第35-45页
    4.1 从反人类罪的角度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种族理论和反犹太主义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剥夺德国犹太人的权利和实施迫害(1933-1939)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杀害欧洲犹太人第38-39页
    4.2 从战争罪的角度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希特勒的目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新的联盟和战争准备的过程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全面战争的策略第40-41页
    4.3 从纳粹党实施专政统治的角度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纳粹党建立专政国家方式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纳粹党统治国家的方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宣传纳粹主义的方式第44-45页
第5章 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的反思第45-49页
    5.1 否定纳粹主义与希特勒第45-46页
    5.2 对种族屠杀的反省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对“集体罪责”的认识第47-49页
第6章 结论第49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韩国高中汉语试卷与高考试卷对比分析--以济州岛地区普通高中为例
下一篇:初中生课业负担监测指标体系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