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结构安排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第12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研究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比较分析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分析综合法第13-14页
第二章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地位、作用和培养目标比较第14-22页
    2.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、作用和培养目标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、作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、作用和培养目标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、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第18-19页
    2.3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、作用和培养目标的异同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地位、作用的异同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第20-22页
第三章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比较第22-27页
    3.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历史考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3页
    3.2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本土思想、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外来思想、理论第24页
    3.3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异同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相同点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不同点第25-27页
第四章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比较第27-32页
    4.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治理论教育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教育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思想道德教育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民主、法制和纪律教育第28-29页
    4.2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国家主义教育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军国主义教育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民主主义教育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集团主义教育第30页
    4.3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异同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相同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不同点第31-32页
第五章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比较第32-43页
    5.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中国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中国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中国的社会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第34-35页
    5.2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日本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日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日本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日本的社会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第37-38页
    5.3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径的异同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径的相同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的不同点第40-43页
第六章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第43-49页
    6.1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多样化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坚持正面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第44-45页
    6.2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现代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充分利用传统教育资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第45-46页
    6.3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社会化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联系社会实际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融入社会生活第46-47页
    6.4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国际化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充实市场和竞争观念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充实信息和环境观念第48-49页
第七章 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3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研究
下一篇:公益性民办教育组织与政府合作研究--以资源相互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