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--“以人为本”和“均衡发展”双重价值取向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引言第12-18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现实意义第13页
    (三)研究设计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 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(四)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相关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理论基础第16-18页
二、文献综述第18-26页
    (一)境外相关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和方法研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育信息化评估框架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国内相关研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和方法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育信息化评估框架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(三)小结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加强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深化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第24-26页
三、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价值取向的内涵解读第26-32页
    (一)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价值取向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价值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价值取向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评价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价值取向第27页
    (二)以人为本: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价值取向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 以人为本:教育信息化目的诉求取向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以人为本:教育信息化绩效诉求取向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 以人为本:政策诉求取向第28-29页
    (三)均衡发展: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价值取向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均衡发展:政策诉求取向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均衡发展价值取向确定及内涵分析第30-32页
四、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构第32-46页
    (一)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概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第33页
    (二)建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分析模式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CIPP评价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育信息化CIPO模型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 价值取向视角下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分析模式第34-36页
    (三)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选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(四)完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 问卷的编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问卷的发放过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 问卷结果的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第40-43页
    (五)评价指标的内涵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指标结构框架的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指标内容的价值分析第43-46页
五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第46-60页
    (一)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层次分析法介绍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49-52页
    (二)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2-54页
    (三)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成第54-56页
    (四)指标的规范化处理第56-57页
    (五)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1. 指标计算模型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第57-60页
六、结语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附录第66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标准的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需求调查研究
下一篇:新加坡三向分流双语教学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