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弧型风帆的气动优化及双帆干扰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20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双圆弧型帆的总体设计 | 第23-36页 |
2.1 船用风帆的应用要求 | 第23页 |
2.2 不同类型风帆的对比 | 第23-26页 |
2.2.1 矩型翼帆 | 第23-24页 |
2.2.2 转筒帆 | 第24-25页 |
2.2.3 抽气式涡轮帆 | 第25页 |
2.2.4 天帆 | 第25-26页 |
2.3 单圆弧型帆的改进及收帆方式设计 | 第26-28页 |
2.3.1 单、双圆弧型帆外型参数的定义 | 第26-27页 |
2.3.2 双圆弧型帆收帆方式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2.4 风帆空气动力学特性 | 第28-31页 |
2.4.1 风帆空气动力学原理 | 第28-29页 |
2.4.2 风帆空气动力学参数定义 | 第29-31页 |
2.5 主尺度设计 | 第31-35页 |
2.5.1 展弦比 | 第31-32页 |
2.5.2 选取目标船 | 第32-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双圆弧型帆空气动力学性能数值建模 | 第36-48页 |
3.1 控制方程 | 第36-37页 |
3.2 湍流模型 | 第37-42页 |
3.2.1 湍流模型的近壁面处理 | 第38-40页 |
3.2.2 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40-42页 |
3.3 边界条件 | 第42-43页 |
3.4 数值离散 | 第43-46页 |
3.4.1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| 第44页 |
3.4.2 计算区域的离散 | 第44-46页 |
3.5 时间步长 | 第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双圆弧型帆的气动力学及推力系数优化 | 第48-65页 |
4.1 双圆弧型帆气动力学优化 | 第48-53页 |
4.1.1 外拱拱度比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4.1.2 内拱拱度比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2 推力系数优化 | 第53-58页 |
4.2.1 外拱拱度比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2.2 内拱拱度比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4.3 优化参数的选择 | 第58-59页 |
4.4 风洞试验 | 第59-62页 |
4.5 工作中迎风偏差及侧倾影响 | 第62-63页 |
4.5.1 迎风偏差对风帆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4.5.2 侧倾对风帆的影响 | 第6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双圆弧型帆的双帆干扰研究 | 第65-74页 |
5.1 相对风向对双帆干扰的影响 | 第65-68页 |
5.2 帆距对双帆干扰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5.3 确定帆距下的控制特性及航向优化 | 第69-72页 |
5.3.1 帆距L/C为4时的控制特性 | 第69-70页 |
5.3.2 完全顺风条件下的航线优化 | 第70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7页 |
6.1 结论 | 第74-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