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连词教学现状及对策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一、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的 | 第11-15页 |
二、现代汉语连词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(一) 汉语连词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对连词范畴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2.连词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(二) 对外汉语连词现状 | 第18-19页 |
三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(一) 语料库语言学 | 第19页 |
(二) 中介语理论 | 第19-20页 |
(三) 偏误分析 | 第20-21页 |
(四) 对比分析 | 第21-22页 |
四、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留学生连词学习偏误情况及外汉连词异同分析 | 第23-42页 |
一、留学生连词运用的偏误类型 | 第23-28页 |
(一) 错用连词 | 第23-25页 |
1.连词与连词搭配错误 | 第23-24页 |
2.词形相近而误用 | 第24页 |
3.逻辑义相近而错用 | 第24-25页 |
(二) 连词简化 | 第25-26页 |
(三) 多用连词 | 第26-27页 |
1.无视内在逻辑与标点而多加连词 | 第26页 |
2.用语或紧缩格式中强加连词 | 第26-27页 |
(四) 连词缺省 | 第27-28页 |
1.词与词之间连词缺省 | 第27页 |
2.短语之间的连词缺省 | 第27页 |
3.分句之间的连词缺省 | 第27-28页 |
(五) 连词混用 | 第28页 |
二、英语、韩语连词与汉语连词对比 | 第28-42页 |
(一) 汉语连词英语及韩语对应表 | 第29-32页 |
(二) 英汉连词对比 | 第32-37页 |
1.出现频率 | 第34页 |
2.句法功能 | 第34页 |
3.形态结构 | 第34-35页 |
4.句中位置 | 第35-37页 |
(三) 韩汉对比 | 第37-42页 |
1.出现频率 | 第38页 |
2.句法功能 | 第38页 |
3.形态结构 | 第38-39页 |
4.句中位置 | 第39页 |
5.感情色彩 | 第39-42页 |
第三章 连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价值及对策 | 第42-47页 |
一、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4页 |
(一) 关于连词的注释问题 | 第42-43页 |
(二) 关于课后连词的习题问题 | 第43-44页 |
二、对策 | 第44-47页 |
(一) 关于连词讲解注释的对策 | 第44-45页 |
(二) 关于课后习题的对策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连词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地位及对策 | 第47-54页 |
一、教师 | 第47-48页 |
二、课堂 | 第48-54页 |
(一) 课堂连词教学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(二) 语篇教学的缺失及对策 | 第49-54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54-57页 |
一、研究的结论 | 第54-56页 |
二、本研究的不足 | 第56-57页 |
附表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