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唱作品《蒙古靴》的音乐形态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(一)选题原因 | 第10页 |
(二)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三)研究目的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一、合唱作品《蒙古靴》的基本概述 | 第12-15页 |
(一)作曲家简介 | 第12-13页 |
(二)作曲家创作背景 | 第13-15页 |
二、作曲技法在合唱作品《蒙古靴》中的体现 | 第15-44页 |
(一)作品的调性分布及和声应用 | 第15-24页 |
1.调性的布局 | 第15-16页 |
2.多重调性的叠加 | 第16-21页 |
3.多种和声色彩的运用 | 第21-24页 |
(二)合唱作品《蒙古靴》的复调技法运用 | 第24-33页 |
1.模仿复调 | 第24-27页 |
2.对比复调 | 第27-33页 |
(三)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| 第33-44页 |
1.作品的曲式结构 | 第33页 |
2.各章节的作品分析 | 第33-41页 |
3.作品变奏的特点 | 第41-44页 |
三、合唱作品《蒙古靴》的创新点研究 | 第44-56页 |
(一)人声器乐化 | 第44-46页 |
1.象声词 | 第44-45页 |
2.衬词在作品中的运用 | 第45-46页 |
(二)拍子的交替运用 | 第46-48页 |
(三)无确定音高唱段的运用 | 第48-50页 |
(四)马头琴伴奏在合唱《蒙古靴》中的运用 | 第50-56页 |
1.和声织体的衬托功能与作用 | 第50-52页 |
2.复调性对比副旋律的功能与作用 | 第52-53页 |
3.伴奏乐器在合唱中所具有的“领唱”作用 | 第53页 |
4.作品中体现马头琴伴奏特点的部分 | 第53-56页 |
四、合唱作品《蒙古靴》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| 第56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附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