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7页 |
·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·家族企业 | 第10-11页 |
·职业经理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路线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路线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6页 |
·关于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激励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 | 第19-23页 |
·心理契约与员工激励的研究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的激励现状分析 | 第26-37页 |
·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的激励方式 | 第26-29页 |
·物质激励 | 第26-28页 |
·精神激励 | 第28-29页 |
·家族企业职业经理激励的效果评价 | 第29-37页 |
·职业经理对工作条件的评价 | 第29-31页 |
·职业经理对薪酬福利的评价 | 第31-34页 |
·职业经理对学习发展的评价 | 第34-35页 |
·职业经理对沟通与关系的评价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基于心理契约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激励机制分析 | 第37-48页 |
·职业经理心理契约状况分析 | 第37-42页 |
·职业经理对工作条件的心理契约 | 第37-39页 |
·职业经理对薪酬福利的心理契约 | 第39-40页 |
·职业经理对学习与发展的心理契约 | 第40-41页 |
·职业经理对沟通与关系的心理契约 | 第41-42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激励效果的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工作条件维度的心理契约与现实情况 | 第42-44页 |
·薪酬福利维度的心理契约与现实情况 | 第44-46页 |
·学习与发展维度的心理契约与现实情况 | 第46页 |
·关系与沟通维度的心理契约与现实情况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基于心理契约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激励机制模型 | 第48-56页 |
·模型的构建 | 第48-50页 |
·模型构建理论依据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49页 |
·模型运行机制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模型的验证 | 第50-54页 |
·四个维度的回归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四个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4-56页 |
·主要因素 | 第54-55页 |
·次要因素 | 第55页 |
·一般因素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基于心理契约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激励管理对策 | 第56-60页 |
·提供良好的绩效认定机制与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| 第56页 |
·改变薪酬决定机制,注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| 第56-57页 |
·对职业经理要实现人本主义管理、进行充分的授权 | 第57-58页 |
·提供实质性的福利与满意的工作环境 | 第58页 |
·关注职业经理的学习发展机会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