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Автореферат | 第5-7页 |
致谢 | 第7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1 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 | 第16-32页 |
·关联理论的核心内容 | 第16-29页 |
·表征与设想 | 第16-19页 |
·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 | 第19-21页 |
·心力与关联的程度 | 第21-22页 |
·明示—推理交际与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| 第22-24页 |
·关联原则 | 第24-26页 |
·显义和寓义 | 第26-29页 |
·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 | 第29-32页 |
·翻译的本质 | 第29页 |
·译者的任务 | 第29-30页 |
·翻译的基本标准——最佳关联性的传递 | 第30页 |
·翻译的基本要求——译语交际行为对原语交际行为的忠实 | 第30-31页 |
·翻译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及其补充原则 | 第31-32页 |
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俄汉翻译活动 | 第32-58页 |
·俄苏经典翻译主张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| 第32-38页 |
·费道罗夫的“等值翻译” | 第32-33页 |
·巴尔胡达罗夫的“逐层等值” | 第33-36页 |
·科米萨罗夫对“翻译的语用研究” | 第36-38页 |
·关联理论对俄汉翻译过程的解读 | 第38-58页 |
·从关联理论视角看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| 第38-49页 |
·语句的解码 | 第38-40页 |
·词汇方面的解码 | 第39页 |
·语法方面的解码 | 第39-40页 |
·显义的理解 | 第40-44页 |
·歧义消除 | 第40-41页 |
·指称分配 | 第41-42页 |
·量度解释 | 第42页 |
·模糊消解 | 第42-43页 |
·概率解释 | 第43页 |
·行为确认 | 第43-44页 |
·寓义的理解 | 第44-49页 |
·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逻辑的运用 | 第44-46页 |
·溯因推理 | 第46-47页 |
·弱寓义的理解 | 第47-49页 |
·从关联理论视角看译文的表达 | 第49-58页 |
·显义的再现 | 第50-51页 |
·强寓义的再现 | 第51-53页 |
·弱寓义的再现 | 第53-58页 |
3 关联理论视角下影响译者翻译的语体因素 | 第58-76页 |
·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科技语体的翻译 | 第59-61页 |
·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表达 | 第59-60页 |
·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| 第60-61页 |
·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政论语体的翻译 | 第61-66页 |
·政治术语的准确表达 | 第63-64页 |
·原文逻辑性的传递 | 第64-65页 |
·原文主观评价色彩的表达 | 第65-66页 |
·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新闻语体的翻译 | 第66-68页 |
·原文客观新闻事实的传递 | 第67页 |
·译文语用失误的避免 | 第67-68页 |
·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学艺术语体的翻译 | 第68-76页 |
·文化联想信息的传达 | 第69-71页 |
·语言动作个性化的表现 | 第71-72页 |
·修辞特征的体现 | 第72-73页 |
·音律节奏特征的再现 | 第73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