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常用重复义副词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2页
 一、 研究背景第10页
 二、 研究对象第10-11页
 三、 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第11页
 四、 语料来源第11-12页
第二章 重复义副词的句法、语义、语用特征第12-40页
 第一节 重复义副词概念界定第12-14页
 第二节 重复义副词句法特征考察第14-29页
  一、 对谓词成分选择的考察第14-18页
   1. 又/还/再/也+在第14-15页
   2. 再/还/又/也+动词第15-17页
   3. 再/还/又/也+形容词第17-18页
   4. 再/还/又+也第18页
  二、 与副词的搭配第18-24页
   1. 与语气副词的共现第18页
   2. 与时间副词共现第18-19页
   3. 与频率副词的共现第19-20页
   4. 与范围副词的共现第20页
   5. 与否定副词的共现第20-23页
   6. 与程度副词、协同副词的共现第23-24页
  三、 重复义副词之间的共现第24-25页
   1. 还+也/又/再第24页
   2. 也+还/又/再第24页
   3. 又+还/也/再第24页
   4. 再+还/也/又第24-25页
  四、 再/还/又+固定搭配第25-29页
   1. 表动作状态反复的固定格式第25-26页
   2. 表动作“次数多”的固定格式第26页
   3. 再/还/又/也+否定词第26-29页
 第三节 重复义副词的语义背景考察第29-36页
  一、 主客观方面第29-30页
  二、 周期性方面第30-31页
  三、 语义指向上第31-32页
  四、 对“叙述内容发生时间”的选择方面上第32-36页
 第四节 “重复义副词”的语用分析第36-40页
  一、 句类选择第36-37页
   1. 陈述句第36页
   2. 疑问句第36-37页
   3. 祈使句第37页
   4. 感叹句第37页
  二、 语境的选择第37-40页
第三章 几组易混用的重复义副词辨析第40-51页
 第一节 “又”与“再”的辨析第40-44页
  一、 组合能力第40-42页
   1. 与否定词连用第40页
   2. 与能愿动词连用第40页
   3. 与数量词共现第40-41页
   4. “又”与助词共现第41-42页
  二、 语法意义第42-44页
   1. 已然与未然方面的区别第42页
   2. 并列和次序方面的区别第42-43页
   3. 在表示递进、转折和假设、让步等关系方面的区别第43页
   4. 表补充关系时二者基本相同第43-44页
   5. 表示程度意义时的情况第44页
 第二节 “再”与“还”的辨析第44-49页
  一、 与助动词的组合第45-46页
  二、 搭配顺序第46-48页
  三、 与“否定成分”的搭配情况第48-49页
 第三节 “还”和“又”的辨析第49-51页
第四章 外国留学生使用重复义副词的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第51-62页
 第一节 外国留学生使用重复义副词的常见偏误分析第51-55页
  一、 误代第51-52页
  二、 搭配错误第52-53页
  三、 遗漏第53-54页
  四、 误加第54-55页
 第二节 重复义副词使用偏误的原因分析第55-58页
  一、 母语负迁移第55-56页
  二、 “目的语规则”过度泛化第56-57页
  三、 对目的语语法规则掌握不够第57-58页
 第三节 针对这些偏误的应对办法与建议第58-62页
  一、 加强对同义词以及近义词的辨析使用的研究第58页
  二、 加强汉语教材中注释解析和语言知识点编排次序的研究第58-60页
  三、 加强外国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在“重复义副词”上的对比研究第60-62页
结语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页
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子洲西川话语音研究
下一篇: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汉语教学--以西班牙学习者的汉语教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