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海经》方位词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的语料价值 | 第8-9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方位词的研究价值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| ·上古汉语方位词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语言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方位词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的内容 | 第14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版本及本文所用底本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《山海经》方位词考察 | 第16-42页 |
| ·方位词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方位词的类别及语义分布 | 第17-32页 |
| ·单音节方位词 | 第18-30页 |
| ·双音节方位词 | 第30-32页 |
| ·《山海经》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 | 第32-40页 |
| ·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| 第32-34页 |
| ·方位词的搭配 | 第34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第3章 所见方位词的比较研究 | 第42-56页 |
| ·四部文献中方位词的比较 | 第42-44页 |
| ·三部文献的选取 | 第42-43页 |
| ·四部文献中方位词的分布 | 第43-44页 |
| ·重点方位词的对比分析 | 第44-53页 |
| ·东、西、南、北 | 第44-46页 |
| ·上、中、下、左、右、前、后、内、外 | 第46-52页 |
| ·间、旁 | 第52-53页 |
| ·小结 | 第53-56页 |
| 第4章 《山海经》方位词的认知解读 | 第56-62页 |
| ·叙述者——方位词使用中的认知解读 | 第56-59页 |
| ·信息接受者——方位词理解中的认知解读 | 第59-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结语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