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大学校歌歌词的语言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中国大学校歌歌词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·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0-13页 |
| 第2章 中国大学校歌概述 | 第13-17页 |
| ·大学校歌概念和本质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·中国大学校歌发展简史 | 第14-15页 |
| ·近现代的中国大学校歌 | 第14-15页 |
| ·当代中国大学校歌 | 第15页 |
| ·中国大学校歌歌词的基本特征 | 第15-17页 |
| 第3章 近现代中国大学校歌歌词的语言艺术 | 第17-21页 |
| ·白话文运动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·近现代中国大学校歌歌词的语言特点及成因 | 第18-21页 |
| 第4章 当代中国大学校歌歌词的语言艺术 | 第21-41页 |
| ·语音和谐化 | 第21-24页 |
| ·押韵 | 第21-22页 |
| ·衬词 | 第22-23页 |
| ·双声、叠韵词 | 第23-24页 |
| ·词汇特色化 | 第24-30页 |
| ·地域特征词 | 第24-25页 |
| ·专业特色词 | 第25-27页 |
| ·时代特色词 | 第27-28页 |
| ·一些其他形式 | 第28-30页 |
| ·辞格多样化 | 第30-35页 |
| ·对偶 | 第30-31页 |
| ·排比 | 第31-32页 |
| ·比喻 | 第32-33页 |
| ·设问 | 第33-34页 |
| ·用典 | 第34-35页 |
| ·反复 | 第35页 |
| ·风格鲜明化 | 第35-41页 |
| ·雄浑厚重 | 第36-37页 |
| ·清新自然 | 第37-38页 |
| ·质朴无华 | 第38-41页 |
| 第5章 传承与改造——中国大学校歌新老歌词比较 | 第41-51页 |
| ·当代大学校歌歌词对老校歌的传承 | 第41-44页 |
| ·采用古诗词形式 | 第41-43页 |
| ·沿用老校歌 | 第43-44页 |
| ·当代大学校歌歌词对老校歌的改造 | 第44-47页 |
| ·修改部分歌词 | 第44-45页 |
| ·弃新复旧 | 第45-47页 |
| ·当代中国大学校歌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| 第47-49页 |
| ·老校歌难于传唱 | 第47-48页 |
| ·新校歌缺乏特色 | 第48-49页 |
| ·大学校歌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49页 |
| ·对当代大学校歌的建议 | 第49-51页 |
| 第6章 结语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