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

中美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比较研究--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1. 引言第12-23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际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内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了解国外地理教材的最新动态第13页
     ·优化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第13页
     ·促进新课程地理活动教学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·深化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与多元能力第14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评析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0-21页
   ·创新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论文特色第21页
     ·创新之处第21-23页
2. 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3-27页
   ·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23-24页
   ·活动教学理论第24页
   ·学习心理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布鲁纳认知——发现学说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5页
   ·元认知理论第25-26页
 小结第26-27页
3. 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概述第27-36页
   ·教材概念的界定第27页
   ·活动性课文的概念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活动的界定第27页
     ·活动性课文的界定第27-28页
   ·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分类第28-31页
   ·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功能第31-35页
     ·地理教材各类活动性课文功能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整体功能分析第32-35页
 小结第35-36页
4. 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比较第36-70页
   ·中美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比较第37-51页
     ·活动性课文的比重类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对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活动性课文的呈现方式第42-45页
     ·活动性课文的难易程度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活动性课文的可操作性第48-51页
   ·美国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特征分析第51-58页
     ·美国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优点第51-55页
     ·美国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不足第55-58页
   ·我国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特征分析第58-68页
     ·我国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优点第58-62页
     ·我国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不足第62-68页
 小结第68-70页
5. 高中地理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优化设计第70-83页
   ·高中地理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设计的基本原则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多样性原则第70页
     ·学生中心原则第70页
     ·难度适宜原则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可操作性原则第71页
     ·注重能力原则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开放性原则第72页
   ·高中地理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优化设计的基本策略第72-82页
     ·整体统筹,适当调整位置比例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关注学生,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注重能力,改进活动呈现方式第75-77页
     ·综合考量,设置适当的难易度第77-79页
     ·源自生活,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加强操作性,体现活动的价值第80-82页
 小结第82-83页
6. 结语第83-85页
   ·基本结论第83-84页
   ·存在问题第84页
   ·前景展望第84-85页
附录第85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4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第94-95页
致谢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地理教科书智力结构转变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--以人教版《地理》必修1第二章为例
下一篇: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