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》同义连用研究
| 一、 引言 | 第1-8页 |
| 二、 同义连用的判定 | 第8-10页 |
| 三、 同义连用的性质 | 第10-13页 |
| 四、 同义连用的类型 | 第13-18页 |
| (一) 实词型同义连用 | 第13-18页 |
| 1、 动词同义连用 | 第13-15页 |
| 2、 名词同义连用 | 第15-17页 |
| 3、 形容词同义连用 | 第17-18页 |
| (二) 虚词型同义连用 | 第18页 |
| 1、 副词同义连用 | 第18页 |
| 2、 连词同义连用 | 第18页 |
| 3、 代词同义连用 | 第18页 |
| 4、 介词同义连用 | 第18页 |
| 五、 同义连用的特点 | 第18-38页 |
| (一) 数量的不均衡性 | 第18页 |
| (二) 结构的松散性 | 第18-29页 |
| (三) 意义的完整定型性 | 第29-30页 |
| (四) 组合的灵活性 | 第30-33页 |
| (五) 词性的基本稳定性 | 第33-34页 |
| (六) 语法功能的单一性 | 第34-35页 |
| (七) 语义构合的复杂性 | 第35-38页 |
| 六、 同义连用产生的原因 | 第38-43页 |
| (一) 同义词的大量产生 | 第38-39页 |
| (二) 人们的联想心理 | 第39-40页 |
| (三) 人们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与汉语的节奏 | 第40-43页 |
| 七、 同义连用的作用和意义 | 第43-48页 |
| 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| 注释 | 第49-51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| 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