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

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前言第9-29页
   ·真菌毒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第9-11页
   ·真菌类生物毒素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第11页
     ·黄曲霉毒素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储曲霉毒素第12页
     ·伏马毒素第12页
     ·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第12页
     ·杂色曲霉菌素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展青霉素第13页
     ·串株镰刀菌素第13页
     ·桔霉素第13页
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简介第13-17页
     ·理化性质及代谢第14页
     ·毒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治疗及预防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第17页
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简介及其研究进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薄层色谱法第17页
     ·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气相色谱法第19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检测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其他检测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·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简介第21-27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主要类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多克隆抗体简介第24页
     ·单克隆抗体简介第24页
     ·重组抗体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展望第27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7-29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9-38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主要药品和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仪器及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·待测样品第30页
     ·常用溶液的配制第30-3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1-38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 ·人工免疫原(ZEN-KLH)的制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包被抗原(ZEN-OVA)的制备第32页
     ·抗体的制备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酶标抗原的制备第34页
     ·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特异性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样品处理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第36页
     ·仪器分析法确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直接竞争ELISA稳定性实验第37-38页
3 结果与讨论第38-57页
   ·合成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合成方法的选择第38页
     ·半抗原ZEN-CMO偶联物的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·人工免疫原的制备第39页
   ·抗体的制备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抗血清效价的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抗体的纯化以及抗体浓度的确定第41-42页
   ·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2-45页
     ·酶标抗原浓度优化第42页
     ·直接竞争ELISA抗体包被浓度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直接竞争ELISA标样稀释液离子强度优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直接竞争ELISA标样稀释液pH优化第44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4-45页
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特异性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·样品基质影响及消除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不同提取方法、不同稀释倍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不同掩蔽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·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及添加回收实验及检出限第47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提取方法对样品添加回收实验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样品添加回收实验第49-50页
   ·四种样品的检出限第50页
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第50-51页
     ·ELISA方法的检出限第50页
     ·ELISA方法的精密度第50-51页
   ·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第51-54页
     ·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样品处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直接竞争ELISA检测结果与仪器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第53-54页
   ·玉米赤霉烯酮直接竞争ELISA稳定性实验第54-57页
     ·抗体稳定性实验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酶标抗原稳定性实验第55-57页
4 结论第57-58页
5 展望第58-59页
6 参考文献第59-66页
7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-67页
8 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食品中新霉素兽药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
下一篇: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