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6页 |
·离合词的研究概述 | 第9-11页 |
·第一阶段:20 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 | 第9-10页 |
·第二阶段:20 世纪 80 年代到现在 | 第10-11页 |
·离合词的语法性质和功能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定位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《博雅汉语》中的离合词情况 | 第16-19页 |
·离合词出现的总量与频率统计 | 第16-17页 |
·教材中有关离合词语言点的标注和教学应用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汉语离合词本体研究与蒙语对比分析 | 第19-24页 |
·汉语离合词本体研究与蒙语对比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汉语离合词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蒙语对汉语离合词的解释和翻译 | 第21-22页 |
·二者对比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蒙古学生对汉语离合词的认知和语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| 第24页 |
·调查内容和结果 | 第24-27页 |
第四章 蒙古学生汉语离合词的偏误分类 | 第27-30页 |
·插入动态助词“了、着、过”的偏误 | 第27-28页 |
·插入数量词的偏误 | 第28-29页 |
·插入补语的偏误 | 第29页 |
·带宾语的偏误 | 第29-30页 |
第五章 蒙古学生产生汉语离合词偏误的原因 | 第30-33页 |
·教材中标注的非准确性导致偏误的原因 | 第30页 |
·产生偏误的成因 | 第30-33页 |
第六章 教学对策和建议 | 第33-41页 |
·教学建议 | 第33-34页 |
·教学对策 | 第34-36页 |
·汉语离合词教案 | 第36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附录 | 第45-51页 |
后记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