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波形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主要符号表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1.2 微细通道的定义及划分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平直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异形微通道内的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波形微通道内的流动与强化换热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微通道内的流型与两相不稳定性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第22-23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5页
第二章 流动沸腾换热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第25-37页
    2.1 汽液两相流与流动沸腾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汽液两相流与CFD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汽液两相流模型的适用性第26-27页
    2.2 VOF模型的适用性及流场的计算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N-S方程的适用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汽液两相流模型及控制方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定义源项的用户自定义函数第31-32页
    2.3 表面张力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表面张力模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壁面接触特性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数值计算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方程的离散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插值方式与离散格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ISO算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时间步长的设定第35-3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微通道的网格化处理与边界条件第37-43页
    3.1 微通道的几何模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几何模型的简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二维计算模型第37-39页
    3.2 微通道的网格化处理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网格划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网格无关性验证第40-41页
    3.3 参数选择及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质物性参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初始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1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波形结构对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稳定性的影响第43-57页
    4.1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验证第43-44页
    4.2 波形微通道中的速度场第44-45页
    4.3 汽泡形态的对比第45-47页
    4.4 不同波形结构微通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型第47-48页
    4.5 不同波形结构微通道流动沸腾稳定性的对比第48-53页
    4.6 不同波形结构微通道沸腾换热可靠性的对比第53-55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五章 波形结构对微通道内沸腾换热效果的影响第57-69页
    5.1 不同结构微通道沸腾换热效果的比较第57-60页
    5.2 不同波形结构微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的研究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相同波幅,不同波距的波形微通道的流动阻力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相同波距,不同波幅的波形微通道的流动阻力第61-63页
    5.3 波形微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相同波幅,不同波距的波形微通道内的沸腾换热系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相同波距,不同波幅的波形微通道内的沸腾换热系数第64-67页
    5.4 较优波形微通道结构的选择第67-6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-72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69-70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蓄冷及余热回收综合系统的研制
下一篇:相变换热器技术回收低温余热的应用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