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Trados用于法律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探究--以《2015年基础设施法》为例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一、项目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项目目标 | 第9页 |
三、译前准备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概述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演变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Trados基本原理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Trados优势 | 第14-16页 |
一、利用术语库和记忆库 | 第14页 |
二、存储和匹配功能 | 第14-15页 |
三、自动排版与对齐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人工干预的必要性 | 第16-19页 |
第一节 Trados局限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质量把控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| 第19-26页 |
第一节 法律文化差异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模糊语的处理 | 第20-24页 |
一、对等译法 | 第21-22页 |
二、增词法 | 第22-23页 |
三、省略法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语言不对等性 | 第24-26页 |
一、创译法 | 第25页 |
二、意译法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26-28页 |
第一节 问题与不足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个人感悟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附录 | 第30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