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儿康有限公司激励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·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激励体系设计过程 | 第12页 |
2 研究的对象 | 第12页 |
3 研究方法与工具 | 第12-14页 |
·文献和资料 | 第12-13页 |
·实地调查 | 第13页 |
·访谈讨论 | 第13页 |
·研讨会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14页 |
4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5 研究范围 | 第14页 |
6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·国外激励机制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激励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激励相关理论总述 | 第17-22页 |
第二章 贝儿康公司现状及激励问题分析 | 第22-27页 |
1 行业特点 | 第22-23页 |
2 企业概况 | 第23页 |
3 贝儿康人力资源的特点 | 第23页 |
4 原有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7页 |
·人员结构过于复杂 | 第24-25页 |
·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| 第25页 |
·缺乏高瞻远瞩的培养计划 | 第25页 |
·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| 第25-26页 |
·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| 第26页 |
·内部沟通不畅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贝儿康公司薪酬激励机制设计 | 第27-38页 |
1 企业激励机制的特点 | 第27页 |
2 与激励机制相关的因素 | 第27-28页 |
3 制定激励机制的指导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激励应因人而异 | 第28页 |
·奖惩适度 | 第28页 |
·公平性 | 第28-29页 |
·奖励正确的事情 | 第29页 |
4 绩效考核方法选择 | 第29-35页 |
·职位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职位评估 | 第30-31页 |
·本地区同行业薪酬及激励状况调查 | 第31-33页 |
·贝儿康公司激励水平定位 | 第33-35页 |
5 绩效考核的实施 | 第35-36页 |
·绩效考核准备步骤如表3.10所示 | 第36页 |
·实施步骤 | 第36页 |
6 激励方案设计流程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贝儿康公司的辅助激励体系 | 第38-51页 |
1 设计专有奖金鼓励“超额”业绩 | 第38-41页 |
·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| 第38-39页 |
·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| 第39-40页 |
·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,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| 第40页 |
·企业家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| 第40-41页 |
2 薪酬激励 | 第41-42页 |
3 福利的激励作用 | 第42-43页 |
·福利的含义及发放方式 | 第42-43页 |
·福利权利差异性 | 第43页 |
4 全面沟通渠道 | 第43-44页 |
5 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| 第44-47页 |
·员工职业规划 | 第45页 |
·制定长期的员工培养计划 | 第45-46页 |
·对新员工实行导师和辅导员制 | 第46-47页 |
·丰富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 | 第47页 |
6 其它激励措施 | 第47-51页 |
·目标激励 | 第47页 |
·示范激励 | 第47-48页 |
·尊重激励 | 第48页 |
·参与激励 | 第48页 |
·荣誉激励 | 第48页 |
·关心激励 | 第48-49页 |
·竞争激励 | 第49页 |
·物质激励 | 第49页 |
·信息激励 | 第49页 |
·文化激励 | 第49页 |
·自我激励 | 第49-50页 |
·处罚---负激励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| 第51-53页 |
1 结论 | 第51页 |
2 研究成果 | 第51-52页 |
3 后续研究考虑 | 第52-53页 |
·研究的局限性 | 第52页 |
·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