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(一)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(三)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作曲家伦纳德·伯恩斯坦及其音乐剧代表作 | 第12-15页 |
第一节 伯恩斯坦的生平 | 第12页 |
第二节 伯恩斯坦两部代表作的创作历程 | 第12-15页 |
一、题材与音乐创新的初步尝试——《康迪德》 | 第12-13页 |
二、风格与形式转变的再度探索——《西区故事》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音乐剧《康迪德》中的主要人物艺术形象塑造与主要唱段的研究 | 第15-29页 |
第一节 男主角康迪德的形象特征与主要唱段的研究 | 第15-20页 |
一、《噢,我们是多么开心》(《Oh,HappyWe》) | 第15-17页 |
二、《康迪德的悲哀》(《Candide’sLament》)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女主角居纳贡德的人物形象特征 | 第20-29页 |
一、《生活是多么快乐》(《LifeIsHappinessIndeed》) | 第21-22页 |
二、《纸醉金迷》(《GlitterAndBeGay》) | 第22-29页 |
第三章 音乐剧《西区故事》中的主要人物艺术形象塑造与主要唱段的研究 | 第29-44页 |
第一节 男主角托尼的人物形象特征与主要唱段的研究 | 第29-33页 |
一、《玛丽亚》(《Maria》) | 第29-31页 |
二、《心手相连》(《OneHand,OneHeart》)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女主角玛丽亚的人物形象特征与主要唱段的研究 | 第33-36页 |
一、《我很美丽》(《IFeelPretty》) | 第34-35页 |
二、《携手同心》(《HoldMyHand》)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主要配角的人物形象特征与主要唱段的研究 | 第36-44页 |
一、《今夜》五重唱(《Tonight》) | 第37-44页 |
第四章 两部音乐剧的音乐特色 | 第44-52页 |
第一节 音乐创作特色 | 第44-47页 |
一、调式调性 | 第44-45页 |
二、节奏节拍 | 第45页 |
三、和声写作 | 第45-46页 |
四、音乐风格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演唱技术多元 | 第47-52页 |
一、美声唱法 | 第47-50页 |
二、流行唱法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《康迪德》与《西区故事》的社会影响 | 第52-55页 |
第一节 音乐剧《康迪德》的社会影响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音乐剧《西区故事》的社会影响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A:《康迪德》选曲曲谱 | 第59-91页 |
附录B:《西区故事》选曲曲谱 | 第91-136页 |
致谢 | 第136-1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37-138页 |
附件 | 第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