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的特色研究
一、绪论 | 第1-12页 |
(一) 选题依据 | 第5页 |
(二)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5-7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(四)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二、高师物理课程实施分析 | 第12-18页 |
(一)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| 第12-13页 |
(二) 影响高师物理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| 第13-18页 |
三、高师物理课程实施的取向 | 第18-24页 |
(一) 课程专家辛德等人的课程实施取向观 | 第18-20页 |
(二) 课程专家侯斯的课程实施取向观 | 第20-21页 |
(三) 两种课程实施取向观的关系 | 第21页 |
(四) 高师物理课程实施的取向 | 第21-24页 |
四、高师物理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| 第24-35页 |
(一) 新方案建立的背景分析 | 第24-25页 |
1. 高师教师教育的历史悠久 | 第24页 |
2. 高师教师教育的文化熏陶 | 第24-25页 |
3. 高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| 第25页 |
(二) 新方案的设计 | 第25-34页 |
1. 新方案的指导思想 | 第25页 |
2. 新方案的目标 | 第25页 |
3. 新方案的内容 | 第25-34页 |
(三) 实施新方案可能存在的困难 | 第34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附录 | 第39-46页 |
表1 各学校物理教师教育比较 | 第39-40页 |
表2 河南大学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| 第40-42页 |
表3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| 第42-44页 |
表4 西南大学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| 第44-46页 |
后记 | 第46-47页 |
摘要 | 第47-48页 |
Abstract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