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列举类同义词辨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7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7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“什么的”相关研究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“等等”“等”相关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“之类”相关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语料来源第11-12页
第2章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句法功能第12-19页
    2.1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句法成分第12-13页
    2.2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与X结构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2.3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搭配对象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搭配对象X的语法单位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什么的”“之类”搭配概词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搭配对象X的数量形式第17-19页
第3章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语义功能第19-21页
    3.1.列举未尽第19页
    3.2.列举已尽第19-21页
第4章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列举已尽义探究第21-25页
    4.1 “什么的”、“等等”、“等”语义虚化历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什么的”语义虚化历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等”语义虚化历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“等等”虚化历程第23-24页
    4.2 从认知角度阐述第24-25页
第5章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语用功能第25-31页
    5.1 语体色彩第25页
    5.2 感情色彩第25-26页
    5.3 语义凸显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缩短X的视角距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焦点X的省略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语音延长第27-28页
    5.4 “什么的”等等”“等”已尽义作用第28页
    5.5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在三个平面的差异小结第28-31页
第6章 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什么的”“之类”对外汉语教学第31-38页
    6.1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偏误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“等等”和“等”偏误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“什么的”偏误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“之类”偏误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6.2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教学对策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深入浅出,区分重难点,分步教学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适度输入原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教法新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合理编排教材第34-35页
    6.3 “什么的”“等等”“等”“之类”教学设计构想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教学进度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例证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教学模式设计第37-38页
第7章 结论第38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合作原则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
下一篇:蹇先艾主编《贵州日报》文艺副刊《新垒》的文化活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