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6岁普通儿童音乐感统训练的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序言 | 第9-17页 |
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7页 |
一、普通儿童及特殊儿童 | 第14页 |
二、感觉统合及感觉统合失调 | 第14-15页 |
三、音乐感统 | 第15页 |
四、联觉及联想 | 第15-16页 |
五、“功能性”音乐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音乐感统教案创编的理论依据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借鉴感觉统合系统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运用音乐感统训练的基本原理 | 第18-22页 |
一、声音信息与动作方向的对应原理 | 第18页 |
二、音乐音响与感觉信息联觉对应原理 | 第18-21页 |
三、信息给出的时间控制原理 | 第21-22页 |
四、音乐中特殊音响的指令作用 | 第22页 |
第三节 借鉴先进的音乐教学法 | 第22-24页 |
一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渗透 | 第22-23页 |
二、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渗透 | 第23页 |
三、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渗透 | 第23-24页 |
第四节 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 | 第24-27页 |
一、3-6岁儿童生理阶段的发展特点 | 第24-25页 |
二、3-6岁儿童心理阶段发展的特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3-6岁阶段式音乐感统教案编制的创新设计 | 第27-43页 |
第一节 音乐感统教案编制的设计意图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3-6岁阶段式教案编制的创新设计 | 第28-43页 |
一、3-4岁音乐感统教案编制的创新设计 | 第28-32页 |
二、4-5岁音乐感统教案编制的创新设计 | 第32-37页 |
三、5-6岁音乐感统教案编制的创新设计 | 第37-43页 |
第三章 音乐感统教学方案的研究设计与过程 | 第43-53页 |
第一节 教学方案的研究设计 | 第43-48页 |
一、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3页 |
二、实验场地 | 第43-44页 |
三、实验对象 | 第4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44-48页 |
第二节 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 | 第48-53页 |
一、备课小组课前讨论 | 第48页 |
二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| 第48-50页 |
三、再设计再行动阶段 | 第50-53页 |
第四章 音乐感统的实验结果分析与未来展望 | 第53-59页 |
第一节 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| 第53-57页 |
一、对照组的配对样本T检验 | 第53-54页 |
二、实验组的配对样本T检验 | 第54-55页 |
三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 | 第55-56页 |
四、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未来的展望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5-77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