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7页 |
一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四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现状 | 第17-34页 |
第一节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| 第17-20页 |
一、知识 | 第17-18页 |
二、能力 | 第18-19页 |
三、情感态度价值观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路径 | 第20-30页 |
一、学校的历史教育 | 第21-28页 |
二、家庭的历史教育 | 第28-29页 |
三、社会性的历史教育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成效 | 第30-34页 |
一、课程目标意识方面 | 第30-31页 |
二、对历史的兴趣程度方面 | 第31-32页 |
三、中学生历史知识、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4-43页 |
第一节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8页 |
一、学校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7页 |
二、家庭的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三、社会的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8页 |
第二节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8-43页 |
一、学校的因素 | 第38-41页 |
二、家庭的因素 | 第41页 |
三、社会的因素 | 第41-42页 |
四、现行评价体系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有关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思考 | 第43-60页 |
第一节 学校的历史教育方面 | 第43-56页 |
一、教学目标方面 | 第43-45页 |
二、教学内容方面 | 第45-47页 |
三、教学过程方面 | 第47-54页 |
四、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家庭的历史教育方面 | 第56-57页 |
一、转变观念,正确认识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| 第56页 |
二、创设良好的家庭历史学习环境 | 第56页 |
三、家校合作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社会性的历史教育方面 | 第57-58页 |
一、增强社会性历史教育资源的科学性 | 第57页 |
二、创造社会条件,提升历史素养 | 第57-58页 |
第四节 培养中必须处理的问题 | 第58-60页 |
一、各阶段历史素养培养间的衔接 | 第58页 |
二、处理好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路径间的关系 | 第58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