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藏语系论文--壮侗语族(侗傣语族)论文--泰语(暹罗语)论文

汉泰拟声词比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引言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9页
    1.2 汉泰语拟声词的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汉语拟声词的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泰语拟声词的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 汉泰拟声词的音节结构第13-28页
    2.1 汉语拟声词的音节结构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单音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双音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三音节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四音节第17-19页
    2.2 泰语拟声词的音节结构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单音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双音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三音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四音节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汉泰拟声词的音节结构对比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汉泰拟声词音节的共同点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汉泰拟声词音节的不同点第26-28页
第3章 汉泰拟声词的音义分类第28-48页
    3.1 汉语拟声词的音义分类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汉语关于人的拟声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汉语关于动物的拟声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汉语关于事物的拟声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汉语关于自然的拟声词第35-36页
    3.2 泰语拟声词的音义分类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泰语关于人的拟声词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泰语关于动物的拟声词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泰语关于事物的拟声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泰语关于自然的拟声词第44-45页
    3.3 汉泰拟声词的音义分类对比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汉泰拟声词音义的共同点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汉泰拟声词音义的不同点第46-48页
第4章 汉泰拟声词的句法功能第48-56页
    4.1 汉语拟声词的句法功能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作主语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作谓语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作宾语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作定语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作状语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作补语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作独立语第50页
    4.2 泰语拟声词的句法功能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作主语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作谓语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作宾语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作定语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作状语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作补语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作独立语第53页
    4.3 汉泰拟声词的句法功能对比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汉泰拟声词句法功能的共同点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汉泰拟声词句法功能的不同点第54-56页
第5章 影响汉泰语拟声词的因素第56-61页
    5.1 自然条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自然条件对汉语拟声词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自然条件对泰语拟声词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5.2 宗教信仰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宗教信仰对汉语拟声词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宗教信仰对泰语拟声词的影响第58页
    5.3 语言特色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汉语拟声词与汉语的特色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泰语拟声词与泰语的特色第59-61页
第6章 结语第61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5页
附录第6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话剧《四世同堂》台词的语言学研究
下一篇:中国境内语言元音高化现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