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基于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复合词语素义的范畴性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一、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 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三、 研究方法第12-14页
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古典范畴理论对复合词意义分析的作用第14-18页
    一、 关于“范畴”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二、 复合词词义(语素义)的范畴性第15-18页
第三章 基于汉语教学的复合词语素义范畴性分析的重要性第18-24页
    一、 《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》中复合词存在状况第18-19页
    二、 复合词语素义的范畴性分析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第19-24页
第四章 主谓型复合词的语素义及其范畴性第24-26页
    一、 主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24-25页
    二、 谓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25-26页
第五章 动宾型复合词的语素义及其范畴性第26-31页
    一、 动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26-29页
    二、 宾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29-31页
第六章 状中型复合词状语语素的语素义及其范畴性第31-40页
    一、 状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31-40页
第七章 定中型复合词定语语素的语素义及其范畴性第40-51页
    一、 定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40-51页
第八章 述补型复合词补语语素的语素义及其范畴性第51-54页
    一、 补语语素的意义范畴第51-54页
第九章 联合型复合词的语素义及其范畴性第54-57页
    一、 联合型复合词语素的意义范畴第54-57页
第十章 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个人简历第61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中国哲学简史》(节选)英译中翻译报告
下一篇:不同位置汉语关系从句认知加工差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