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页 |
1.1.2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需求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.1 基于项目的学习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.2 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5 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思维品质分析 | 第19-21页 |
1.5.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5.2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分析 | 第20-21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| 第21-31页 |
2.1 基于项目的学习 | 第21-24页 |
2.1.1 基于项目的学习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1.2 基于项目的学习组成要素 | 第22页 |
2.1.3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2.1.4 基于项目的学习基本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2 计算思维 | 第24-26页 |
2.2.1 计算思维的定义与特征 | 第24-25页 |
2.2.2 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类型 | 第25-26页 |
2.3 Scratch | 第26-29页 |
2.3.1 Scratch简介 | 第26-27页 |
2.3.2 计算思维在Scratch编程中的体现 | 第27-28页 |
2.3.3 计算思维在Scratch编程中的培养要求 | 第28-29页 |
2.4 理论依据 | 第29-30页 |
2.4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9页 |
2.4.2 情境学习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4.3 合作学习理论 | 第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基于计算思维的PBL教学模式设计与构建 | 第31-38页 |
3.1 教学模式 | 第31-32页 |
3.1.1 教学模式的定义 | 第31页 |
3.1.2 教学模式的结构 | 第31-32页 |
3.2 基于计算思维的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| 第32页 |
3.3 基于计算思维的PBL教学模式(PBLTMCT模型)的构建 | 第32-37页 |
3.3.1 模型构建依据 | 第32-33页 |
3.3.2 基于计算思维的PBL教学模式(PBLTMCT模型)的构建 | 第33-34页 |
3.3.3 PBLTMCT教学模型形式化 | 第34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4 基于计算思维的PBL教学模式在小学Scratch课程中的应用 | 第38-75页 |
4.1 教学设计流程 | 第38-50页 |
4.2 教学实践准备阶段 | 第50-57页 |
4.2.1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2.2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概况的调查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2.3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分析 | 第53-57页 |
4.2.4 确定研究环境与研究对象 | 第57页 |
4.3 教学实践应用案例 | 第57-74页 |
4.3.1 项目第一阶段:Scratch基础操作类案例 | 第58-66页 |
4.3.2 项目第二阶段:Scratch游戏制作类案例 | 第66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5 PBLTMCT模型教学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| 第75-83页 |
5.1 学生成绩的变化 | 第75-76页 |
5.2 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 | 第76-79页 |
5.3 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变化 | 第79-81页 |
5.4 基于计算思维的PBL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| 第81-8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6 结语 | 第83-85页 |
6.1 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6.2 研究不足 | 第84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84-85页 |
附录一:信息技术教师访谈提纲 | 第85-86页 |
附录二:信息技术能力调查问卷 | 第86-87页 |
附录三:Scratch课程期中检测试卷 | 第87-89页 |
附录四:Scratch课程期末检测试卷 | 第89-91页 |
附录五:计算思维培养调查问卷 | 第91-92页 |
附录六:原始数据 | 第92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