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、目的及价值 | 第9-10页 |
(一) 研究缘起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(三) 研究价值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5页 |
(一) 国外研究概况与述评 | 第10-12页 |
(二) 国内研究概况与述评 | 第12-15页 |
(三) 现有研究发展趋势 | 第15页 |
三、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(一) 学校德育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(二) 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| 第16页 |
(三) 小学德育教学模式 | 第16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南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| 第18-22页 |
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 | 第18页 |
一、调查的内容 | 第18页 |
二、调查的过程 | 第18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18-22页 |
一、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| 第18-19页 |
二、课程开设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| 第19-20页 |
三、课堂教学基本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0-21页 |
四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南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2-26页 |
第一节 南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2-24页 |
一、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脱离 | 第22-23页 |
二、教学方法单一 | 第23页 |
三、校本德育资源匮乏 | 第23页 |
四、教学组织形式陈旧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南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4-26页 |
一、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| 第24页 |
二、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 | 第24-25页 |
三、教学局限于传统的组织形式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提高南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与对策 | 第26-35页 |
第一节 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| 第26-27页 |
一、构建生态体验式教学内容 | 第26-27页 |
(一) 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| 第26页 |
(二) 教学方式生活化 | 第26-27页 |
二、整合分裂的教材知识 | 第27页 |
第二节 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| 第27-31页 |
一、提高德育课教师专业水平 | 第27-29页 |
(一)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| 第27-28页 |
(二) 提升师德素养 | 第28页 |
(三) 提升专业能力 | 第28页 |
(四) 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| 第28-29页 |
二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| 第29页 |
(一) 具体情境具体选择 | 第29页 |
(二) 根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选择 | 第29页 |
三、整合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| 第29-31页 |
(一) 以生活德育模式沟通课堂与生活 | 第29-30页 |
(二) 以欣赏型德育模式审美道德情境 | 第30页 |
(三) 以情感德育模式引发心灵共鸣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师生共同开发校园德育文化资源 | 第31-32页 |
一、创建良好校园环境,建设道德文化氛围 | 第31页 |
(一) 美化校园环境 | 第31页 |
(二) 设立德育文化角 | 第31页 |
二、去粗取精利用校本德育资源 | 第31-32页 |
三、师生共同开发校园德育文化资源 | 第32页 |
第四节 构建开放性德育教学组织形式 | 第32-35页 |
一、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性转变 | 第32-33页 |
二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 | 第33页 |
三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 | 第33页 |
四、师生互相督促改进教学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附录 | 第40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