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白乐桑其人其书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白乐桑生平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白乐桑的主要著作及内容 | 第13-19页 |
一、《汉语语言文字启蒙》 | 第14-15页 |
二、《说字解词》 | 第15-17页 |
三、《通用汉语》 | 第17页 |
四、《滚雪球学汉语》 | 第17-19页 |
五、《汉字的表意王国》 | 第19页 |
第三节 白乐桑对法国汉语教学发展的贡献 | 第19-2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概述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起源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定义及分类 | 第22-24页 |
一、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的定义 | 第22页 |
二、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的分类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| 第24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与国内其他本位教学法的比较 | 第28-41页 |
第一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与词本位教学法的比较 | 第28-32页 |
一、词本位教学法概述 | 第28-29页 |
二、两种教学法的联系与区别 | 第29-32页 |
第二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与“广义字本位”教学法的比较 | 第32-36页 |
一、“广义字本位”教学法概述 | 第32-35页 |
二、两种教学法的联系与区别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与语素教学法的比较 | 第36-41页 |
一、语素教学法概述 | 第36-38页 |
二、两种教学法的联系与区别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的优缺点 | 第41-46页 |
第一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的优长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的局限性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“法式字本位”教学法对当下汉语教学的启示 | 第43-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