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21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7-9页 |
(一)提高情绪控制能力是聋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| 第7页 |
(二)提高情绪控制能力是推动聋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| 第7-8页 |
(三)开展情绪控制教育是聋生情绪发展特殊性的要求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8页 |
(一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(二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(三)当前研究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 | 第17-18页 |
四、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(一)耳聋与聋生 | 第18页 |
(二)聋生情绪控制能力 | 第18-19页 |
(三)教育干预 | 第19页 |
五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(一)文献法 | 第19页 |
(二)调查法 | 第19-20页 |
(三)观察法 | 第20页 |
(四)教育行动研究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关于聋生情绪控制发展的理论阐述 | 第21-34页 |
一、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| 第21-23页 |
(一)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(二)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3页 |
二、聋生情绪控制发展理论 | 第23-28页 |
(一)聋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(二)情绪控制能力不足是聋生情绪问题的主要表现 | 第24-25页 |
(三)聋生冲动行为易发的主要原因 | 第25-28页 |
三、聋生情绪控制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28-34页 |
(一)聋生情绪控制教育亟待开展 | 第28-29页 |
(二)情绪认知理论为聋生情绪控制教育提供可能 | 第29-30页 |
(三)情绪社会化理论证实教育有效促进聋生情绪控制发展 | 第30页 |
(四)特殊教育学校是开展聋生情绪控制教育的主要场所 | 第30-31页 |
(五)情绪调节理论为聋生情绪控制教育提供内容导向 | 第31-32页 |
(六)聋生心理特点及其特殊教育需求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聋生情绪控制课的设计与实施 | 第34-48页 |
一、聋生情绪控制教育课的设计 | 第34-38页 |
(一)聋生情绪控制课的教育目标 | 第34页 |
(二)聋生情绪控制课的设计原则 | 第34-35页 |
(三)聋生情绪控制课的内容及教育干预 | 第35-38页 |
二、聋生情绪控制教育课的实施 | 第38-40页 |
(一)聋生情绪控制课实施的基本情况 | 第38页 |
(二)聋生情绪控制课实施的具体流程 | 第38-40页 |
三、聋生情绪控制课的教育干预结果 | 第40-45页 |
(一)聋生情绪问题的改善 | 第40-42页 |
(二)聋生课堂情绪行为的变化 | 第42-44页 |
(三)个案——情绪控制不良聋生的变化 | 第44-45页 |
四、聋生情绪控制课的成效讨论 | 第45-47页 |
(一)聋生情绪控制课成效总结 | 第45-46页 |
(二)聋生情绪控制课成效验证 | 第46-47页 |
五、聋生情绪控制课的实施反思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聋生情绪控制教育干预的策略 | 第48-51页 |
一、树立正确的聋生情绪控制教育干预理念 | 第48页 |
二、设置灵活多样的聋生情绪控制教育干预内容 | 第48页 |
三、选择团体干预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| 第48-49页 |
四、增强聋生多种感官的课堂参与程度 | 第49页 |
五、提高聋生情绪控制课实施者的手语水平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6页 |
附录1:聋生情绪控制问题教师调查问卷 | 第56-57页 |
附录2:聋生情绪问题行为调查问卷 | 第57-58页 |
附录3:聋生情绪控制问题行为典型案例推荐表 | 第58-59页 |
附录4:个案行为观察记录表 | 第59-61页 |
附录5:聋生情绪控制课实施效果反馈之教师访谈提纲 | 第61-62页 |
附录6:聋生情绪控制课实施效果反馈之学生访谈提纲 | 第62-63页 |
个即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