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2页 |
1.1.1 实施精品课程源于我国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求 | 第8-11页 |
1.1.2 终身学习成为社会诉求 | 第11页 |
1.1.3 信息技术发展使课程资源广泛共享得以实现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23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2.1.1 开放课程 | 第16-17页 |
2.1.2 精品课程 | 第17-18页 |
2.1.3 高等学校 | 第18页 |
2.2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2.2.1 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学基础 | 第18-20页 |
2.2.2 精品课程建设的哲学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2.3 精品课程建设的教育学基础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| 第23-36页 |
3.1 精品课程建设历程 | 第23-30页 |
3.1.1 精品课程的体系形成阶段 | 第23-27页 |
3.1.2 精品课程发展阶段 | 第27-30页 |
3.1.3 精品课程的巩固阶段 | 第30页 |
3.2 精品课程的特点 | 第30-33页 |
3.2.1 精品课程规模大 | 第30-31页 |
3.2.2 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性强 | 第31-32页 |
3.2.3 精品课程公益性 | 第32-33页 |
3.3 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3.3.1 重评审、轻共享 | 第33-34页 |
3.3.2 重要求、轻服务 | 第34页 |
3.3.3 重立项、轻管理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天津中医药大学精品课建设案例分析 | 第36-49页 |
4.1 天津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历程 | 第36-41页 |
4.1.1 精品课程萌芽阶段:优秀课程建设 | 第36-40页 |
4.1.2 精品课程发展阶段:课程集中申报 | 第40-41页 |
4.1.3 精品课程成熟阶段:课程内涵建设 | 第41页 |
4.2 天津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发展现状 | 第41-47页 |
4.2.1 在学科多样化趋势下医药类精品课程占主导地位 | 第42页 |
4.2.2 精品课程建设以获得标志性成果为目标 | 第42-43页 |
4.2.3 精品课程建设中医药类课程优势明显 | 第43-47页 |
4.3 天津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7-49页 |
4.3.1 精品课程建设欠缺反思性知识传授 | 第47-48页 |
4.3.2 精品课程建设在职责重压下力不从心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加强精品课建设对策与建议 | 第49-59页 |
5.1 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| 第49-53页 |
5.1.1 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环节缺失 | 第49-51页 |
5.1.2 精品课程自身缺陷 | 第51-52页 |
5.1.3 精品课程知识产权的顾虑 | 第52-53页 |
5.2 精品课程建设对策与建议 | 第53-59页 |
5.2.1 明确指导理念 | 第53-54页 |
5.2.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| 第54-55页 |
5.2.3 改革监督与激励机制 | 第55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