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心理学论文--学生心理学论文

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以及人格特征相关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网络人交往相关研究回顾第11-16页
    1.3 网络人际交往相关概念探讨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框架的确定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简述第17-19页
第2章 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的实施第19-23页
    2.1 问卷内容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样本量的确定第20页
    2.3 抽样方法及调查对象情况第20-21页
    2.4 问卷回收情况第21-23页
第3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第23-38页
    3.1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结果与讨论第23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具体行为概况调查结果与讨论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内容与目的概况调查结果与讨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交往认知态度的概况调查结果与讨论第30-33页
    3.2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讨论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适应性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与讨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社交性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与探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开放性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与讨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利他性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与讨论第36-37页
    3.3 研究结论第37-38页
第4章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几点相关建议第38-42页
    4.1 加强引导大学生正确网络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注重提高大学生上网时间自控能力的培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内容的引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道德教育第40页
    4.2 注重提高网络人际交往的虚拟环境的建设第40页
    4.3 鼓励大学生积极培养现实人际沟通与交往的意识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附录第45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
下一篇: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