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普通高校本科生MOOCs学习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s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32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缘起第13-15页
    二、核心概念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普通高校本科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学习策略第16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6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研究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普通高校本科生MOOCs学习策略相关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目的、内容与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目的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第29页
    五、理论指导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30-32页
第二章 MOOCs的发展概况第32-47页
    一、MOOCs的历史追溯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开放式教育的追溯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开放教育理念的历史追溯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MOOCs的缘起第36-38页
    二、MOOCs在我国高校发展动态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大陆高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台湾高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香港高校第40-41页
    三、MOOCs的分类与特点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的分类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MOOCs的特点第44-47页
第三章 MOOCs学生学习方式分析第47-56页
    一、广州大学MOOCs平台概况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广州大学MOOC平台简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广州大学MOOCs课程简介第47-49页
    二、MOOCs学生学习方式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课程注册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课程浏览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课后测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同伴互评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线上讨论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线下讨论第52-53页
    三、MOOCs课程与传统课堂学习特点比较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传统课堂及其学习特点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MOOCs课堂及其学习特点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传统课堂与MOOCs课堂的学习特点对比第54-56页
第四章 MOOCs学生学习策略调查分析第56-71页
    一、问卷调查与访谈概况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问卷和访谈设计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卷发放和访谈概况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第58-59页
    二、学生操作性策略所呈现的特点与不足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学生操作性策略的描述统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MOOCs学生操作性策略具体差异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三、学生元认知策略所呈现的特点与不足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描述统计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MOOCs学生元认知策略具体差异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四、学生情态策略所呈现的特点与不足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学生情态策略的描述统计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MOOCs学生情态策略具体差异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五、学生情境策略所呈现的特点与不足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MOOCs学生情境策略的描述统计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MOOCs学生情境策略具体差异分析第68-71页
第五章 MOOCs学生学习策略改进建议第71-81页
    一、操作性策略的改善建议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加强宣传力度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推进课程流程培训第72-74页
    二、元认知策略的改善建议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提升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第75-76页
    三、情态策略的改善建议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重视兴趣启发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第77-78页
    四、情境策略的改善建议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增强学生学习计划性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6页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-87页
附录第87-92页
致谢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梁漱溟生命教育思想研究
下一篇: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公平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