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老挝华文学校学生汉字书写偏误调查与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相关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第14页
    1.5 研究理论及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6 研究因素的说明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语料的调查角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偏误汉字分类记录的原则第17-18页
第2章 初中级学生汉字书写偏误调查第18-30页
    2.1 初级学生汉字书写偏误调查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语料来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错字偏误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别字偏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初级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统计结果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小结第24页
    2.2 中级学生汉字书写偏误调查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语料来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偏误统计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小结第28页
    2.3 初中级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变化趋势第28-29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汉字书写偏误原因分析第30-40页
    3.1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的原因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调查内容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结果第30-33页
    3.2 从汉字书写偏误收集中发现的原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汉字基本笔画变化形态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汉字笔画组合形式多样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汉字部件组合形式多样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汉字笔画数量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汉字书写方式不当第35页
    3.3 从教师角度发现的原因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教师发音不标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教师板书不规范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教师在教学中听说读写比例失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教师针对汉字的练习方式不当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教师纠错不彻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教师词本位教学方法的使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教师针对汉字的讲解方式单一成型第37页
    3.4 从学校角度发现的原因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教学计划对汉字教与学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教材选择对汉字教与学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减少汉字书写偏误的策略第40-48页
    4.1 针对教师的教学建议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重视笔画的讲解和训练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重视部件的讲解和训练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重视汉字讲解的趣味性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严格纠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规范板书第44页
    4.2 针对学校的办学建议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增加汉字教学专项课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提高汉语教师的整体水平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改变现有的考试模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改善办学条件第46-47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 总结第48-49页
    5.1 笔者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8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附录 A第51-53页
作者简历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句子语境和语言能力影响读者概念联系相对意识强度
下一篇:俄罗斯初级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研究--以渤海大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