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8页 |
1.1 茶黄素的种类 | 第9-11页 |
1.2 茶黄素的分析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分光光度法 | 第11-12页 |
1.2.2 色谱法 | 第12-13页 |
1.2.3 毛细管电泳法 | 第13页 |
1.2.4 电子舌法 | 第13页 |
1.3 茶黄素的制备 | 第13-18页 |
1.3.1 溶剂提取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化学氧化制备 | 第14-15页 |
1.3.3 生物合成 | 第15-18页 |
2 引言 | 第18-20页 |
2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3 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6页 |
3.1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3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0页 |
3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0-21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6页 |
3.2.1 茶黄素检测方法标准的建立 | 第21-23页 |
3.2.2 微孔滤膜对红茶及红茶制品中茶黄素测定的影响 | 第23页 |
3.2.3 茶黄桔灵-3-没食子酸酯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3.2.4 茶黄桔灵的制备 | 第24-26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50页 |
4.1 茶黄素的检测方法标准的建立 | 第26-34页 |
4.1.1 检测方法中色谱条件的优化 | 第26-28页 |
4.1.2 方法的特异性 | 第28-30页 |
4.1.3 检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| 第30-32页 |
4.1.4 HPLC测定茶黄素方法的验证 | 第32页 |
4.1.5 样品测定 | 第32-33页 |
4.1.6 茶黄素的稳定性 | 第33-34页 |
4.2 微孔滤膜对红茶及红茶制品中茶黄素测定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4.2.1 不同材质滤膜对茶黄素标准品分析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4.2.2 不同规格孔径滤膜对茶黄素标准品分析的影响 | 第35页 |
4.2.3 不同厂家滤膜对茶黄素标准品分析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4.2.4 不同材质滤器对红茶,红茶提取物主要成分分析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4.2.5 相同滤膜对不同基质中TF测定的影响 | 第38页 |
4.3 茶黄棓灵-3-没食子酸酯的制备 | 第38-44页 |
4.3.1 不同氧化催化剂对茶黄桔灵-3-没食子酸生成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4.3.2 HRP催化EGCG和连苯三酚反应体系的优化 | 第41-44页 |
4.4 茶黄棓灵的制备 | 第44-50页 |
4.4.1 单宁酶水解EGCG制备茶黄桔灵的前体物质EGC | 第44-47页 |
4.4.2 酶促氧化EGC和GA制备茶黄棓灵 | 第47-48页 |
4.4.3 单宁酶水解EGCG的氧化产物制备茶黄桔灵 | 第48-50页 |
5 讨论 | 第50-54页 |
5.1 茶黄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50页 |
5.2 微孔滤膜对茶黄素类、儿茶素类测定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5.3 茶黄棓灵-3-没食子酸酯的制备 | 第51-52页 |
5.4 酶促一锅法合成茶黄桔灵 | 第52-54页 |
6 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