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三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(一)性别教育 | 第16页 |
(二)先进性别教育 | 第16-17页 |
(三)性别教育公平 | 第17-18页 |
四、基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一)社会分层论 | 第18页 |
(二)性别教育理论 | 第18-19页 |
五、研究目标、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一)研究目标 | 第19页 |
(二)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六、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(一)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(二)不足之处 | 第21页 |
第二章 社会性别观念及两性教育平等 | 第21-35页 |
一、当代居民性别观念及女性社会地位及社会角色的时代特点 | 第21-23页 |
二、甘肃省区域概况与研究回顾 | 第23-26页 |
(一)区域概况 | 第23-24页 |
(二)研究回顾 | 第24-26页 |
(三)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三、样本介绍与研究 | 第26-32页 |
(一)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6-27页 |
(二)调查变量描述 | 第27-29页 |
(三)不同年龄阶段两性教育教育情况 | 第29-30页 |
(四)不同民族文化两性教育程度调查 | 第30-31页 |
(五)高教育程度受访者的性别、经济文化背景分布情况 | 第31-32页 |
四、小结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对策分析 | 第35-37页 |
一、宣传先进的性别思想,防止性别失范 | 第35页 |
二、传播两性平等思想,构建健康的两性关系 | 第35页 |
三、引导政府、法律用中性的视阀出台政策和法律法规,树立良好的性别秩序 | 第35-36页 |
四、重视女性技能的培养,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