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7-8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8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8-1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9-11页 |
1.5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研究综述 | 第12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2.1.1 地理尺度 | 第12-13页 |
2.1.2 地理过程 | 第13-14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2.2.1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2.2 行为主义理论 | 第15页 |
2.2.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2.3.1 中学地理尺度思想研究 | 第16-19页 |
2.3.2 地理过程教学研究 | 第19-22页 |
第3章 地理尺度思想渗透于地理过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2-25页 |
3.1 渗透的必要性 | 第22-23页 |
3.1.1 地理过程自身特点的要求 | 第22页 |
3.1.2 国际地理改革的要求 | 第22-23页 |
3.2 渗透的可行性 | 第23-25页 |
3.2.1 地理尺度思想可以指导地理过程教学 | 第23-24页 |
3.2.2 地理尺度思想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| 第24-25页 |
第4章 地理尺度思想渗透于地理过程教学的内容分析 | 第25-32页 |
4.1 教材中的“地理过程”知识 | 第25-26页 |
4.1.1 高中地理必修1“地理过程”知识 | 第25-26页 |
4.1.2 高中地理必修2“地理过程”知识 | 第26页 |
4.2 渗透原则 | 第26-28页 |
4.2.1 科学性原则 | 第27页 |
4.2.2 适度性原则 | 第27页 |
4.2.3 因材施教原则 | 第27-28页 |
4.3 渗透途径 | 第28-30页 |
4.3.1 立足教材,挖掘地理尺度思想 | 第28-29页 |
4.3.2 立足课堂,渗透地理尺度思想 | 第29-30页 |
4.4 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4.4.1 教师观念和知识储备 | 第30页 |
4.4.2 渗透的程度 | 第30-31页 |
4.4.3 学生的兴趣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地理尺度思想渗透于地理过程教学的案例设计 | 第32-43页 |
5.1 地理循环过程—自然界的水循环 | 第32-33页 |
5.2 地理演变过程—常见天气系统 | 第33-37页 |
5.3 地理扩散过程—人口的空间变化 | 第37-40页 |
5.4 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—人口的数量变化 | 第40-43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3-4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3页 |
6.2 研究不足之处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