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--食用油脂工业副产品加工与利用论文

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油茶概述第13页
    1.2 油茶粕的研究利用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油茶粕中提取残余茶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油茶粕中提取茶皂素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油茶粕开发生物饲料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油茶粕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5-18页
    1.3 油茶粕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油茶粕粗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琼脂扩散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稀释法第20页
    1.5 立题依据及意义第20页
    1.6 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2 油茶粕提取溶剂的选择第21-27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器设备第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油茶粕的提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不同溶剂的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油茶粕乙醇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(MIC)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油茶粕乙醇提取物最低杀菌浓度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油茶粕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第23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同溶剂的油茶粕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油茶粕乙醇提取物MIC、MBC测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油茶粕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第25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25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25-27页
3 油茶粕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第27-36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仪器设备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油茶粕粗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抑菌试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乙醇浓度的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液固比的选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超声波提取时间的选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提取温度的选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油茶粕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第29-3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乙醇浓度对油茶粕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液固比对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提取温度对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提取时间对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油茶粕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第33-34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34-35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5-36页
4 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特性研究第36-46页
    4.1 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剂与药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仪器设备第36-37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MIC、MBC的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温度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pH值处理后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不同光照处理后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盐、糖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金属离子对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测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MIC、MBC的测定结果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温度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油茶粕粗提取物经不同pH值处理后的抑菌效果比较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不同光照处理后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盐、糖对油茶粕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金属离子对油茶粕乙醇粗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4-45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5-46页
5 油茶粕在草莓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第46-55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剂与药品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仪器设备第47页
    5.2 试验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取液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复合膜剂的配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涂膜处理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预实验第48-49页
    5.3 各项指标测定方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贮藏效果的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果实品质分析第49页
    5.4 实验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5.5 结果与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不同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果实腐烂率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不同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不同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不同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不同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5.6 小结与讨论第54-55页
6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55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55-56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5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乳酸菌发酵过程中麻竹笋品质变化规律研究
下一篇:崖柏精油提取及其功能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