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前言 | 第8-22页 |
1.1 农药概述 | 第8-11页 |
1.1.1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 | 第8页 |
1.1.2 农药残留危害 | 第8-9页 |
1.1.3 农药残留检测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 苯醚甲环唑概述 | 第11-16页 |
1.2.1 三唑类杀菌剂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2.2 苯醚甲环唑的性质 | 第12页 |
1.2.3 苯醚甲环唑的限量标准及其毒理学性质 | 第12-15页 |
1.2.4 苯醚甲环唑的检测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 分子印迹技术 | 第16-18页 |
1.3.1 分子印迹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3.2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原理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电化学传感器 | 第18-19页 |
1.5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| 第19-21页 |
1.5.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1.5.2 纳米材料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1.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6.1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1.6.2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1.1 主要试剂 | 第22页 |
2.1.2 主要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2 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 | 第23-2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3.1 电极的预处理 | 第24页 |
2.3.2 AuNPs修饰GCE电极的制备 | 第24页 |
2.3.3 印迹电极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2.4 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25页 |
2.5 实际样品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9页 |
3.1 工作电极的构建 | 第26-27页 |
3.2 修饰电极的表征 | 第27-30页 |
3.2.1 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表征 | 第27-28页 |
3.2.2 分子印迹电极电化学表征 | 第28-30页 |
3.3 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 | 第30-32页 |
3.4 修饰电极的制备条件优化 | 第32-34页 |
3.4.1 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比例的优化 | 第32-33页 |
3.4.2 聚合圈数的优化 | 第33页 |
3.4.3 吸附时间优化 | 第33-34页 |
3.5 分子印迹电极的性能评价 | 第34-37页 |
3.5.1 苯醚甲环唑分子印迹电极的吸附性能评价 | 第34-35页 |
3.5.2 苯醚甲环唑分子印迹电极的选择性能评价 | 第35-36页 |
3.5.3 苯醚甲环唑分子印迹电极重现性和稳定性评价 | 第36-37页 |
3.6 分子印迹电极实际应用能力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 | 第37-39页 |
4 结论 | 第39-40页 |
5 展望 | 第40-41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41-51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1-52页 |
8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