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路线 | 第25-29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5.2 研究路线 | 第26-29页 |
1.6 本文研究特色 | 第29-30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| 第30-4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30-35页 |
2.1.1 地理探究活动与地理实践活动 | 第30-32页 |
2.1.2 地理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| 第32-33页 |
2.1.3 乡土地理 | 第33-34页 |
2.1.4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 | 第34-35页 |
2.2 理论依据 | 第35-42页 |
2.2.1 哲学基础理论 | 第35-37页 |
2.2.2 教育学理论 | 第37-38页 |
2.2.3 教育心理学理论 | 第38-40页 |
2.2.4 地理学基础理论 | 第40-41页 |
2.2.5 地理教学理论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调查分析 | 第42-62页 |
3.1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调查 | 第42-45页 |
3.1.1 调查目的 | 第42页 |
3.1.2 调查对象和范围 | 第42页 |
3.1.3 调查思路 | 第42-43页 |
3.1.4 问卷设计与编写 | 第43-44页 |
3.1.5 问卷发放与回收 | 第44页 |
3.1.6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| 第45-56页 |
3.2.1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| 第45-55页 |
3.2.2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55-56页 |
3.3 访谈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9页 |
3.3.1 访谈设计 | 第56页 |
3.3.2 访谈结果 | 第56-58页 |
3.3.3 访谈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4 解决措施 | 第59-62页 |
3.4.1 提高师生对地理野外探究活动的认知 | 第59-60页 |
3.4.2 构建地理野外探究活动实施方案 | 第60页 |
3.4.3 创设地理野外探究活动评价体系 | 第60-61页 |
3.4.4 家校联系创设地理野外探究活动场所 | 第61-62页 |
第4章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的实施 | 第62-78页 |
4.1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实施原则 | 第62-64页 |
4.1.1 以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自主探究原则 | 第62-63页 |
4.1.2 科学性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原则 | 第63页 |
4.1.3 探索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| 第63-64页 |
4.1.4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| 第64页 |
4.2 高中地理野外探究活动内容 | 第64-68页 |
4.2.1 教材分析 | 第65页 |
4.2.2 地理教材中野外探究活动内容 | 第65-68页 |
4.3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 | 第68页 |
4.3.1 集体活动 | 第68页 |
4.3.2 小组活动 | 第68页 |
4.4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实施过程 | 第68-73页 |
4.4.1 提出问题,确定研究主题 | 第68-69页 |
4.4.2 提出假设,确定探究方向 | 第69-70页 |
4.4.3 制定研究计划 | 第70-72页 |
4.4.4 实地探究,收集资料 | 第72-73页 |
4.4.5 整理分析,解释问题 | 第73页 |
4.4.6 交流、表达,形成结论 | 第73页 |
4.5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实施评价 | 第73-78页 |
4.5.1 评价原则 | 第74页 |
4.5.2 评价内容 | 第74-75页 |
4.5.3 评价方法 | 第75-78页 |
第5章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| 第78-94页 |
5.1 地理野外探究活动案例组成 | 第78-79页 |
5.2 “秦岭吉祥鸟—朱鹮”生活习性探究 | 第79-86页 |
5.2.1 探究背景 | 第79-80页 |
5.2.2 提出问题,确定研究主题 | 第80-81页 |
5.2.3 提出探究假设,确定探究方向 | 第81页 |
5.2.4 制定探究计划 | 第81-82页 |
5.2.5 朱鹮生活习性探究活动工具准备 | 第82-83页 |
5.2.6 实地探究过程 | 第83-84页 |
5.2.7 结果分析与结论 | 第84-85页 |
5.2.8 活动评价 | 第85-86页 |
5.3 黑稻种植条件探究 | 第86-94页 |
5.3.1 探究背景 | 第86-87页 |
5.3.2 提出问题,确定研究主题 | 第87页 |
5.3.3 提出探究假设,确定探究方向 | 第87-88页 |
5.3.4 制定探究计划 | 第88-89页 |
5.3.5 黑稻种植条件探究活动工具准备 | 第89页 |
5.3.6 实地探究过程 | 第89-91页 |
5.3.7 结果分析与结论 | 第91-92页 |
5.3.8 活动评价 | 第92-9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4-98页 |
6.1 结论 | 第94-95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95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附录 | 第102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