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文献检索法 | 第18页 |
·比较分析法 | 第18-19页 |
2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9页 |
·新生代员工的界定 | 第19页 |
·职业稳定性 | 第19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EAP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职业价值观理论 | 第20页 |
·双因素理论 | 第20-22页 |
3 新生代员工职业稳定性分析 | 第22-38页 |
·新生代员工群体特质 | 第22-26页 |
·综合素质高 | 第22-23页 |
·就业观 | 第23-25页 |
·职场表现 | 第25-26页 |
·新生代员工职业稳定性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3页 |
·企业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高 | 第26-27页 |
·心理状况欠佳,抗压能力弱 | 第27-30页 |
·身体健康水平下降 | 第30-31页 |
·忠诚度低 | 第31-32页 |
·离职率高 | 第32-33页 |
·新生代员工职业稳定性差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群体特质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职业价值观特征影响 | 第35页 |
·职业定位不准 | 第35-36页 |
·管理代沟直接影响职业稳定性 | 第36页 |
·岗位压力大,抗压能力弱 | 第36-37页 |
·外部社会环境变化大 | 第37-38页 |
4 新生代环境下实施EAP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EAP的特点 | 第38页 |
·保密性 | 第38页 |
·服务方式多样性 | 第38页 |
·服务内容全面性 | 第38页 |
·对组织和员工双向负责性 | 第38页 |
·EAP的作用 | 第38-41页 |
·EAP能帮助新生代员工缓解心理危机 | 第38-39页 |
·EAP能帮助新生代员工应对职业生涯危机 | 第39页 |
·EAP能帮助新生代员工面对职场危机 | 第39页 |
·EAP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39-40页 |
·EAP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| 第40-41页 |
5 利用EAP提高新生代员工职业稳定性对策 | 第41-48页 |
·科学化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评估 | 第42-44页 |
·科学系统的工具使用 | 第42-43页 |
·评估时间的把控 | 第43页 |
·评估结果的运用 | 第43-44页 |
·以打造物质环境为基础,改善心理环境为重点 | 第44-45页 |
·运用EAP打造人文物质环境 | 第44页 |
·运用EAP营造和谐心理环境 | 第44-45页 |
·强化压力管理培训 | 第45-46页 |
·培训项目-自选式 | 第45页 |
·培训课程-微型化 | 第45页 |
·培训方式-娱乐化 | 第45页 |
·培训效果评估-及时化 | 第45-46页 |
·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 | 第46-47页 |
·开展EAP线上线下服务,做好内职业生涯引导 | 第46页 |
·与管理层对话,为新生代员工做好外职业生涯规划 | 第46-47页 |
·开展EAP在线服务 | 第47-48页 |
·构建立体网络 | 第47页 |
·创建“心理宿舍” | 第47-48页 |
6 案例分析—以H公司为例 | 第48-64页 |
·H公司简介 | 第48页 |
·H公司EAP项目概述 | 第48-52页 |
·项目实施背景 | 第49页 |
·项目功能 | 第49页 |
·项目保障 | 第49-52页 |
·项目主要内容 | 第52-55页 |
·职业心理健康评估 | 第52页 |
·引入KHI,打造和谐人文环境 | 第52-53页 |
·压力疏导形式多样化 | 第53-54页 |
·启动“青年员工导航计划” | 第54页 |
·构建自助心理服务网络平台 | 第54-55页 |
·H公司EAP项目总结 | 第55-58页 |
·心理状况明显改善 | 第55-56页 |
·员工绩效水平明显提高 | 第56页 |
·出勤率提高,离职率降低 | 第56-58页 |
·H公司实施EAP前后新生代员工职业稳定性对比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压力对比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离职倾向对比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H公司EAP项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| 第62-64页 |
·有针对性的开展EAP服务 | 第62页 |
·EAP是管理辅助工具 | 第62-63页 |
·开展EAP的延伸项目(PCA)是趋势 | 第63-64页 |
7 结论与不足 | 第64-65页 |
·结论 | 第6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64页 |
·本文的不足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A H公司压力调查问卷 | 第68-70页 |
附录B H公司压力调查问卷 | 第70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