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微课程的实用需求 | 第9-10页 |
| ·网络学习时代学习理论——关联主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问题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9页 |
| ·微课程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微课程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| ·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理论基础 | 第19-31页 |
| ·三大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 | 第19-21页 |
| ·关联主义理论阐述 | 第21-27页 |
| ·关联主义的提出 | 第21页 |
| ·关联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| 第21-25页 |
| ·关联主义视角下的学习网络的变动 | 第25-27页 |
| ·关联主义和微课程的衔接点 | 第27页 |
| ·关联主义对微课程设计的启示 | 第27-31页 |
| 第四章 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| 第31-41页 |
| ·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| 第32页 |
| ·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| 第32-41页 |
| ·模式的构建 | 第32-37页 |
| ·模式的分析 | 第37-41页 |
| 第五章 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开发 | 第41-49页 |
| ·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》微课程的设计 | 第41-45页 |
| ·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》微课程的开发制作 | 第45-46页 |
| ·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》微课程的应用效果 | 第46-49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·研究总结 | 第49-50页 |
| ·主要创新 | 第49页 |
| ·研究成果 | 第49-50页 |
| ·不足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| 附录 | 第53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