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8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8-19页 |
1 导论 | 第19-36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9-24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25页 |
·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视角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27-30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7页 |
·研究内容安排 | 第27-28页 |
·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| 第28-30页 |
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30-31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31-36页 |
·工资 | 第31-33页 |
·空间结构 | 第33-34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 | 第34页 |
·市场潜能 | 第34-3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36-65页 |
·区位选择、集聚经济与工资空间结构的理论元素 | 第36-46页 |
·区位论与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元素 | 第37-40页 |
·集聚经济与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工资效应 | 第40-43页 |
·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思想 | 第43-46页 |
·市场潜能、空间关联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工资空间结构 | 第46-54页 |
·市场潜能与需求空间关联 | 第46-48页 |
·空间相互作用与经济系统演化 | 第48-50页 |
·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要素价格空间分布模式 | 第50-54页 |
·市场潜能、线性分析与工资空间结构实证研究 | 第54-59页 |
·国外相关实证研究 | 第54-56页 |
·国内相关实证研究 | 第56-59页 |
·工资方程、非线性参数估计与工资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总结与评述 | 第62-65页 |
3 工资空间结构的事实描述 | 第65-80页 |
·工资增长的基本态势 | 第65-67页 |
·地区间工资差距的极值统计分析 | 第67-74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数据选取 | 第68-70页 |
·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70-74页 |
·地区间工资差距的离散趋势分析 | 第74-78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74-77页 |
·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4 工资空间结构的理论分析 | 第80-103页 |
·新古典理论框架下的工资决定及其空间分布 | 第80-89页 |
·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工资的决定 | 第80-85页 |
·劳动力流动与工资空间结构 | 第85-86页 |
·贸易与工资空间结构 | 第86-88页 |
·集聚经济与工资空间结构 | 第88-89页 |
·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工资的空间分布 | 第89-101页 |
·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的结构与基本特征 | 第90-91页 |
·消费者的微观决策 | 第91-94页 |
·生产者的微观决策 | 第94-96页 |
·运输成本、区位选择与空间均衡 | 第96-100页 |
·均衡条件下的工资空间结构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5 工资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 | 第103-128页 |
·引言 | 第103-105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:基于市场潜能的分析 | 第105-119页 |
·市场潜能的计算 | 第105-108页 |
·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| 第108-111页 |
·计量结果与分析 | 第111-119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:工资方程的参数估计 | 第119-126页 |
·模型设定 | 第119-121页 |
·计量结果与分析 | 第121-1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6-128页 |
6 工资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化 | 第128-146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化机制 | 第128-131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化:基于市场潜能的分析 | 第131-139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化:工资方程的参数估计 | 第139-1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5-146页 |
7 工资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 | 第146-168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机制 | 第146-150页 |
·经济区域范围的界定 | 第150-152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:基于市场潜能的分析 | 第152-160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的区域分异:工资方程的参数估计 | 第160-1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7-168页 |
8 结论、政策含义与理论展望 | 第168-186页 |
·基本结论总结 | 第168-171页 |
·政策含义 | 第171-181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与落后地区开发 | 第171-174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| 第174-178页 |
·工资空间结构与空间结构优化 | 第178-181页 |
·理论展望 | 第181-185页 |
·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与新古典框架解释力的比较 | 第181-183页 |
·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模型存在的瑕疵 | 第183-184页 |
·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的方向 | 第184-185页 |
·本文不足与完善空间 | 第185-186页 |
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| 第186-1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7-195页 |
后记 | 第195-197页 |